在已公布的全國31個省區市前三季度經濟增長成績單中,房地產投資拉動的烙印依然明顯。
在已公布的全國31個省區市前三季度經濟增長成績單中,房地產投資拉動的烙印依然明顯。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的獨家統計顯示,GDP增速最高的重慶(增長11%),前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5.66%,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為24.11%。在31個省區市地產投資依賴度排名中,僅次于海南,排在第二位。而海南則一直是嚴重依賴房地產的地區,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高達46.42%,這意味著房地產開發投資貢獻了近半的GDP總量。
北京、上海和廣東,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則分別高達56.17%、57.18%、30.77%。而北京、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速均未達到全國6.9%的平均值。
“每年房地產的總投資不應超過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5%。有的地方40%、50%投資都在搞房地產,這個城市肯定會出現產業結構畸形,沒有發展后勁,而且會出現泡沫。”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胡志剛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上海的住房需求量雖然大,但供應量更大,“六環外、七環外都建了大量的住房,還有很多房子積壓在炒房者手中,真正有需求的人或被限購或買不起”。
而按照25%的合理標準,31個省區市中,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占比固定資產投資超過這一數值的有7個,分別是上海、北京、海南、廣西、廣東、浙江、重慶。
胡志剛認為,從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來看,控制在10%以內比較合理。而記者統計發現,31個省區市中,24個地方的這一比重都超過了10%。
GDP仍高度依賴地產投資
中國地方經濟發展仍然有很強的房地產依賴癥。
2014年以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我國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其實在下降。2013年房地產投資占GDP比例高達16%,2014年這一比值則降到14.93%,今年前三季度進一步降為14.46%。
然而,14.46%的比重仍處于高位。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時,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也不過9%,而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時該比例達到局部峰值6.2%。
“從歷史數據來看,GDP增速一般和房地產市場呈正相關的關系,投資是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而房地產投資是投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的火熱會帶動房產投資,從而拉動GDP增長。”中投顧問房地產行業研究員韓長吉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省市都來自西部。重慶前三季度GDP增速為11%,貴州增速達10.8%,是僅有的兩個經濟增速仍保持雙位數增長的省市。
胡志剛分析認為,重慶經濟發展比較良性,房地產業確實也給了很大支撐。在土地供應上,重慶早在2002年就儲備了主城區40多萬畝土地,并計劃在之后的20年中,每年只開發其中5%的土地。在產城融合上,重慶按照控制性強規,堅持審批過程中人口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城市規劃走的原則,最終一平方公里1萬人,形成一個平衡。在樓面地價上,拍賣價不能超過當期房價的三分之一。此外,金融業、科技業、“一帶一路”都為重慶經濟高速增長提供了優勢。
在貴州省的投資中,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24.92%。基建投資也是一大支柱,前三季度基礎設施完成投資同比增長24.3%,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高達39.9%。
“貴州也有房地產發展畸形的問題,將來要想良性發展比較困難。房地產投資能夠帶來GDP的增長,但對地產投資的依賴不能長久。”胡志剛分析稱。
海南省一直以旅游業著稱,尤其2010年海南國際旅游島規劃實施后,幾乎每個市縣都有大量的國內知名開發商開發項目。前三季度海南GDP同比增長8.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則高達25.9%,列全國第一。
此外,云南、安徽、福建均是地方經濟增長對房地產投資依賴程度比較嚴重的省份,這也是當地政府頻頻出手救市的原因所在。
東三省山西經濟增速最慢
貴州、西藏等新一波資源稟賦型省區正在彎道超車,而原來的經濟增長大省,卻在遭受著資源枯竭后的經濟消退和轉型困頓期。
東北三省前三季度GDP增速排名依然靠后,其中,遼寧以2.7%的增速墊底,黑龍江前三季度GDP增速為5.5%,排名倒數第三;吉林前三季度GDP增速為6.3%,排名倒數第四。山西前三季度GDP增速也不快,僅增長2.8%,排名倒數第二。
在這幾個經濟增長落后省份中,黑龍江、吉林、山西的房地產投資依賴程度都較低。黑龍江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11.78%,占GDP比重為7.79%。吉林省的這兩個數值分別是6.78%、7.36%。山西稍高,分別為18.97%、11.49%。
全國經濟增速最低的遼寧省,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負增長,但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19.71%,占GDP的16.1%,仍不低。遼寧房地產投資額比黑龍江、吉林總和的3倍還要多,投資強度過大導致遼寧房地產的去庫存壓力比全國其他地區更甚。同時,人口的流出更加重了這一地區的去庫存壓力。
遼寧省常住人口2014年為4391萬,比上一年僅增加1萬人,位居全國第14位。但是房地產施工面積為全國第8位,投資額為全國第6位。而遼寧省沈陽市目前的庫存仍是省會城市中最高的,需要消化20個月。
此外,遼寧的房地產業稅收也在持續下降。房地產業稅收占稅收比重回落2.8個百分點,這是自今年2月份以來連續八個月負增長。建筑業稅收比重回落1.1個百分點,自今年6月份以來持續為負。
北京、上海、浙江、河北等4個經濟增速回落的省市則全部來自東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速尚未達到6.9%的全國平均值。工業經濟低迷是一個重要因素。前三季度北京工業生產增速只有0.2%,而上海出現負增長,同比下滑1.7%。
北京、上海對房地產投資的依賴程度并不輕。北京在31省區市地產投資依賴度排名中排在第8位,上海排在第16位。尤其這兩個城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均高達50%以上,房地產泡沫壓力已經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