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信證券策略周報:韜光養晦 守正出奇】上周,市場前強后弱。全周,上證綜指微跌0.26%,重回3600點以下;創業板指上漲1.83%,站上2700點。兩市日均成交額繼續增長,顯示出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的提升。最近市場在經過連續的上漲后開始顯現疲態,短期的擾動因素不斷浮現,但實質性的逆轉性因素并未顯現,我們建議以中期的視角進行投資布局,投資策略上要注重韜光養晦、出奇守正。
上周,市場前強后弱。全周,上證綜指微跌0.26%,重回3600點以下;創業板指上漲1.83%,站上2700點。兩市日均成交額繼續增長,顯示出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的提升。最近市場在經過連續的上漲后開始顯現疲態,短期的擾動因素不斷浮現,但實質性的逆轉性因素并未顯現,我們建議以中期的視角進行投資布局,投資策略上要注重韜光養晦、出奇守正。
周末,上交所、深交所通過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來遏制杠桿的快速提升,由于上次股災行情的主導因素就是去杠桿,因此這一因素的強記憶性勢必會對市場形成心理上的沖擊,疊加最近幾個交易日的弱勢行情,這一情緒可能進一步放大,尤其是對前期漲幅高、市盈率高的股票的沖擊最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提高雙融保證金比例的實質影響或許有限,一方面,此次政策只是針對新開的融資融券合約,舊合約不會出現集中的拋售,也就是只是遏制杠桿過快上漲,不是降低杠桿;另一方面,此次政策只是從融資融券的額度上門檻的提高,并不是便利性上的打擊;最后“修改實施前未了結的融資合約及其展期,仍按照原相關規定執行”有助于于原融資融券額度長期沉淀,引導市場長期投資。
目前,市場的整體背景仍然是:在經濟新常態下,穩增長加碼、寬松延續、改革加速、轉型延續,資產配置荒和無風險利率下行等因素有利于財富向股票類資產聚集,同時IPO重啟、美聯儲加息、行情進入成交密集型、周末政策遏制杠桿過快上升、巴黎恐怖事件提升全球避險情緒等均對市場短期形成一定的壓力。目前市場平衡的打破關鍵在于增量資金的入市號召力和一致預期的進一步達成,最近以券商為代表的板塊不斷試圖匯集市場力量,但是由于進入了三季度密集成交區,上行壓力加大,同時擾動因素的不斷出現很可能使得市場重回震蕩蓄勢階段。我們建議的應對策略應從中長期的視角調整策略不急于短期博弈,而是選擇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成長標的著眼于長期布局,韜光養晦、守正出奇。
首先,在轉型的大背景下,新產業仍然是市場最具有吸引力的資產,但是需要注意高估值和業績兌現能力,著眼于“十三五規劃”和轉型升級的主題目前仍在政策偏好下最活躍,但未來應更加注重點的選擇,具體產業包括: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機器人、核電、高鐵、軍工,互聯網+等;其次,著力于消費升級和具備估值具備安全邊際的大消費類仍然具備配置價值:醫藥、旅游、傳媒、食品飲料等;此外,在穩增長政策加碼和經濟可能短暫穩定的情形下,傳統產業具有博弈價值,具體產業包括:基建,電力,鋼鐵,有色、工程機械等。最后,以銀行為代表的股息率大的藍籌作為避險品種的吸引力也在上升,可在不確定性較大下提升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