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國際貨幣基金執行董事會會議就將召開,接下來我們需要關注的都有些什么呢?
眼下看來,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特別提款權幾乎已經是定局,一段時間以來,國際貨幣基金一再表態支持,而中國也進行了相應的必要政策調整,使得這個問號逐漸消失,但是新的問號又由此浮現出來——加入貨幣籃子之后,人民幣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彭博網站發文對此進行了解讀。
國際貨幣基金執行董事會的批準將成為人民幣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更多的國家會因此將中國的貨幣納入自己的外匯儲備,也會有力推動習近平主席敞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門的進程。
月底,國際貨幣基金執行董事會會議就將召開,接下來我們需要關注的都有些什么呢?
政治因素
董事會代表著188個成員國,也是儲備籃子擴大的最終決定者。盡管基金的官員們一再確認人民幣已經滿足了自由使用貨幣的所有要求,但是全球政治局面或許還是會向11月30日召開的會議投下陰影。美國擁有17%的投票權,他們的拉森號上周還進入了南海渚碧礁中國人造島嶼的12海里范圍。中國外交部旋即提出了抗議。
不過,華盛頓此前曾經一再表示過贊同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9月間,他們還說,一旦人民幣達到相應標準,他們會采取支持態度。
人民幣的前途
在人民幣因此而受到的影響上,觀察家們的看法各有不同。比如澳新銀行就認為,加入特別提款權會消除人們對人民幣貶值的擔心,但是法興銀行卻認為,這種安撫只能是短期的。
瑞信新加坡私營銀行及財富管理部門資深外匯策略師Koon How Heng認為:“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評估當中獲得積極進展的前景其實很大程度上已經被市場消化,在相應價格中得到體現了。”他認為,基于美國可能的加息和大眾對全球增長前景的憂慮,美元走強顯然是更可能的結果。
瑞訊預計,因為加入特別提款權,人民幣對美元匯明年上半年內將漲至1美元兌換6.25元人民幣。其他銀行就沒有這么樂觀了,比如匯豐預計今年年底將是6.5元人民幣。
債市效應
景順在全球各處管理著7910億美元資產,他們認為,一次慶祝漲勢是很自然的事情。中國的利率超過所有重要西方國家,十年期主權債券收益率為3.13%。而美國國債是2.27%,德國是0.56%。
澳新補充說,加入特別提款權也會為打算在中國銷售債券和股票的外國企業鋪平道路,并進一步說服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將中國股票納入其各指數。
對改革的影響
牛津經濟研究院亞洲研究主管、前國際貨幣基金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認為,人民幣進入特別提款權,將被視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等金融改革派的一大勝利。批準將會強化他們的地位和意志,繼續推動金融和經濟改革。
8月11日的會議上,中國央行對參考匯率機制進行了重大調整,命令做市商參考前一天的收盤價、市場供求情況,以及主要貨幣匯率等。此外,在案市場上,外國中央銀行,主權財富基金和全球金融機構交易債券、國內市場利率互換或進行回購協議不再需要前置審批。
高路易的看法是:“未來兩年間,人民幣匯率將逐漸變得越來越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