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ST股望“摘星脫帽”】2015年還剩下30幾個交易日,ST股的跨年行情拉開帷幕。基于三季報業績,23只ST板塊個股有望摘星脫帽。
2015年還剩下30幾個交易日,ST股的跨年行情拉開帷幕。基于三季報業績,23只ST板塊個股有望摘星脫帽。
業績扭虧摘星脫帽有戲
ST板塊上周表現不俗,51家ST個股中,有23家公司在財務指標上有所改觀,占比超4成。這些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盈利,并有望在今年交出盈利答卷順利“摘星脫帽”。
以剛剛完成國有股權劃轉的*ST天化為例,其三季報凈利潤518萬元,而上年同期為虧損約11.4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對于扭虧為盈原因公司表示,報告期轉讓子公司股權取得股權處置收益;原料氣供應充足,化肥市場逐步回暖,主要產品尿素銷量和價格較去年同期均有上漲。
*ST天化通過資本運作,獲得非經常性收益改善盈利情況,同時在主營業務上下功夫,提高收入,降低成本,減少對利潤的拖累。這也基本是ST公司“脫險”的兩個重要途徑。
與*ST天化類似的還有*ST華錦、*ST酒鬼、*ST海潤、*ST獅頭、*ST樂電、*ST陽化、*ST水井、*ST建機、ST生化,這些公司均在最新一期的財報中實現了扭虧,而且公司每股凈資產也高于1元,如果接下來的幾個月能保持狀態,摘帽將是大概率事件。
基于摘星脫帽的預期,上周市場掀起一波ST行情。
11月11日,*ST廈華、*ST廣夏、*ST成城、*ST樂電、*ST光學、*ST國通、*ST安泰、ST景谷、*ST銀鴿、*ST星美、*ST明科、*ST海潤等20余股漲停。
數據顯示,兩市共有51只實際交易的ST股。這其中,共有41家公司凈利潤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從披露的三季報數據來看,這41家ST公司中,有20家公司在三季報實現了盈利。上述漲停的股票中,*ST樂電每股凈資產達1.76元,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5679萬元,滿足凈利潤實現扭虧,每股凈資產大于1元或業績預告2015年實現扭虧為盈等條件。同時,*ST光學預計2015年累計凈利可能實現盈利,每股凈資產2元。
其他具有摘帽預期個股有,*ST申科三季報每股凈資產3.33元,預計2015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1300萬元至17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ST華錦每股凈資產5.39元,三季報凈利6809萬元;*ST海潤每股凈資產1.02元,三季報凈利5001萬元;*ST天化每股凈資產1.25元,三季報凈利518萬元;*ST融捷每股凈資產4.10元,預計2015年1月至12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0萬元至1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扭虧為盈等。
據統計,兩市有23家公司有望摘星脫帽,占ST板塊的四成以上。
其中,*ST申科、*ST光學、*ST海潤、*ST天化、*ST國通、*ST融捷等15只個股可能脫帽,預測理由為最新業績預告扭虧,且最新一期每股凈資產高于1元或最新一期業績扭虧,且每股凈資產高于1元。
此外,*ST廈華、*ST華賽、*ST南紙、*ST古漢、*ST金化、*ST松遼、*ST霞客、*ST皇臺這8只個股有望摘星,預測理由為最新一期財務報告扭虧,但每股凈資產低于1元或最新業績預告扭虧,但最新一期每股凈資產低于1元。
凈資產未達標或“兩步走”
除了上述“摘帽”公司,有些*ST公司也在最新一期財報中實現了扭虧,不過由于目前公司每股凈資產仍然低于1元,*ST霞客、*ST秦嶺等此類公司可能會執行兩步走的策略,即先行“摘星”,待凈資產達標后,再行“脫帽”。
*ST霞客曾表示,由于執行了債務重整計劃,公司三季度實現凈利潤9066萬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憑借債務重整扭虧為盈有望“摘星”,但*ST霞客要想一次性“脫帽”還需要繼續努力。最新財報顯示,公司每股凈資產為0.2263元,尚未達到1元的股票面值,如果公司未能在今年年報實現突破,明年只得先“摘星”。
在分析人士看來,*ST古漢、*ST霞客、*ST廈華這類公司已經在最新一期財報中實現了盈利。因此,每股凈資產未來超過1元可能性很大,“摘星”之后“脫帽”也值得期待。
統計數據顯示,已經連續兩年虧損,且最新一期續虧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公司都已經拿出了重組方案,而剩下的公司則在停牌籌劃重大事項,為“保殼”運籌帷幄。
*ST華賽、*ST金路、*ST蒙發、*ST海龍等十數家公司都已經拿出了重組方案,一旦重組完成,這些ST公司將有望實現“摘星脫帽”。*ST明科因重大事項自11月13日起停牌,*ST申科10月9日就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及各方認可的其他方式,置出現有資產并購買深圳國泰安教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
毫無疑問的是,決意轉型和擁有重組預期對ST個股的股價形成利好。
*ST星美已轉型加入影視行業,11月以來,股價累計上漲47%,但業績暫時未有起色。*ST夏利11月以來股價累計上漲24%,憑自身摘星脫帽幾無可能,公司前三季度巨虧超8億元,全年虧損幾乎成為定局,但仍具有重組預期。
在一眾ST公司爭分奪秒保殼之際,還有些公司卻深陷瑣事中焦頭爛額,無暇拿出新的重組方案。如此狀況若短期內不能改變,暫停上市將難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