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有專家計算出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養一個孩子的花銷需要48萬元左右。有些人認為偏高,但還有很多家長說他們實際花費遠遠大于這個數字。
幾年前,有專家計算出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養一個孩子的花銷需要48萬元左右。有些人認為偏高,但還有很多家長說他們實際花費遠遠大于這個數字。
二胎雖然全面放開了,但巨大的經濟壓力,讓很多人怕做“孩奴”,壓根就不敢生。那么,多養一個孩子到底要多花多少錢?《投資與理財》幫你算了賬:在北京等一線城市,窮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起碼要45萬元,如果富養的話,100萬元很快就花出去了。中小城市費用相對低一些,如果花錢節省一些,也許20多萬元就夠了。
懷孕及生產:1萬元就差不多了
相比養孩子的費用,懷孕及生產的費用算非常少的了。產檢費用,買防輻射服和孕婦裝,買營養品,前期算5000元,去公立醫院生大概六七千元,但大部分費用都可以報銷,因此總共1萬元就差不多了。
0~3歲:6萬元起步,奶粉和尿不濕花費都不少
孩子剛出生,第一項開支就是找月嫂,北京的行情大約是一個月1萬元,有的中小城市便宜的也要四五千元。生第一個孩子沒找月嫂的媽媽,有不少人都后悔了,說再生時一定要找月嫂,可以不用那么辛苦。
除了月嫂,孩子還沒上幼兒園時,撫養孩子的費用主要是“奶粉、尿不濕、保姆”這三大項支出。據悉,一罐900克的奶粉價格在200元到400元間,母乳吃的時間長,奶粉的開支就會少一些,奶粉開支總計大約1萬元。尿不濕的開支也不小,新生兒第一個月用量可能會超過1000元,后續少一些,總共算5000元。加上買一些衣服和小孩玩具、輔食,每年又是幾千元沒了。如果家里有老人幫帶孩子,就可以減少保姆開支,要不這項開支根據全國各地的工資水平不同,又會增加每月3000元到5000元的費用。
雖然與頭胎相比,玩具、嬰兒車之類的開支會大幅減少,但是即便在小城市,總費用沒有4萬元拿不下來。當然,如果還要請保姆,那費用就直接飆升到15萬元以上了。在大城市的話,這筆費用大約是6萬至18萬元。
3~6歲幼兒園:5萬元只是毛毛雨
網上很多家長把養孩子的投入稱為“無底洞”,從0歲到6歲的學前階段,其燒錢的程度也越來越驚人。
3歲上幼兒園,小城市的幼兒園比較便宜,一年只要幾千元就行。這個錢放到北上廣等大城市,可能連一些私立幼兒園一個月的學費都不夠。
記者搬家前所住在北京西南三環萬年花城小區,離家最近的美格雙語幼兒園,每月學費3000多元,現在住的世紀城小區,離家最近的匯佳幼兒園每月學費超過5000元。我們計劃上稍遠點的一家公立示范幼兒園,等正式上學每月學費餐費加一起不到1500元,雖然不用交贊助費,但必須提前上2年親子班,也得花費2萬多元。
我算了一下,兒子到上完幼兒園教育開支差不多需要9萬元。上早教課花費差不多1萬元,因為報名早,后來發現與幼兒園的早教有點重復,這筆開支其實可以節省。至于每個月1500元的公立幼兒園,已經差不多是北京最低費用。
公立幼兒園學位緊張,不大容易進,很多人只能選擇上私立幼兒園。如果是在北京上私立幼兒園,3000多元一個月還是便宜的,幼兒園教育費用很輕松會突破10萬元,學校貴的會超過20萬元。
我估算了一下,即便在中小城市,幼兒園加上早教,5萬元只是毛毛雨,很輕松就花出去了。
教育成本:上到大學畢業最少20多萬
現在是說9年義務教育不用花錢,實際上,孩子上學之后,為孩子花錢的重頭戲才剛開場。有過經歷的家長們一個個都語出驚人,大家一致認為,擇校費和培訓班這兩項花費,就幾乎要了自己的老命。
現在擇校更難了,這筆費用暫時忽略。但是林林總總的培訓,可要人的命。小學衣物和生活費還有培訓費6年算5萬~12萬元,初中高中6年,每年1萬~2萬元。大城市孩子上學,初中期間費用預計18萬~27萬,中小城市11萬~24萬。
等一般的孩子考上大學后,4年學費2萬元左右;雜費、生活費一個月1500元到3000元,加上來回家和旅游的費用,12萬元是最少的了。這是在內地上大學的費用,如果去香港上大學,4年至少40萬元,去美國讀大學則每年要15萬到60萬元。
社會學家徐安琪的調研報告《孩子的經濟成本:轉型期的結構變化和優化》顯示,從直接經濟成本看,0~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達到25萬元;到子女上大學再讀研,則高達4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