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就像是“互聯網+”時代,它比“互聯網時代”更快速、更方便、更安全。可是,依舊用“國道思維”經商的人已經沒有辦法依靠它來掙錢了。
高速路就像是“互聯網+”時代,它比“互聯網時代”更快速、更方便、更安全。可是,依舊用“國道思維”經商的人已經沒有辦法依靠它來掙錢了。
有時候我在想:為什么經濟危機一般10年左右來一次?因為過去的一代人已經忘記了傷疤,新上來的一代人也正雄心勃勃。互聯網也是這樣,所謂的“互聯網泡沫”過去了才十幾年的工夫,一眨眼大家就全部忘記了,現在大家都對“互聯網時代”嗤之以鼻了,而是翹首期盼著“互聯網+”時代。
其實,所有的定義,都是總結,已經被定義的東西,都已經完全成型了,我們所期盼的,應該是嶄新的東西才對。最近參加了幾場關于“互聯網+藝術”的研討會,感慨真的很多,感覺大部分人都沉睡在自己的夢里面,把自己美得不行,卻還假裝夏洛特煩惱。
分享一個故事:我故鄉所在的小城,居于微山湖畔,十幾二十年前,除了湖產品和少得可憐的旅游資源,再無其他經濟支柱。我們一群小伙伴在縣城不大的中學里念書,晚上自習的時候,每次都是一個伙伴給我們買零食,或者分大家一人一支中華煙。我們一直問他父母是做什么的,你家怎么這么有錢,后來他才靦腆地告訴我們:我家是在104國道邊上開飯館的。
從那時候起,我們對“國道旁邊”有種向往之情,畢竟在那里可以掙到全國人民的錢!
兩年后,另外一個伙伴忽然請我們吃飯,神神秘秘地告訴我們:我家馬上就要有錢了,我先請大家吃一頓飯,哈哈哈!
我們問一下原因,原來,新規劃的京福高速將會從他們家不遠修過——從北京到福州,這比104國道走的人還要多啊!這得能掙多少錢呢!
然而,結局大家應該都能猜到了,他們家沒有掙到錢,因為國道是有紅綠燈可以隨便停車的,而高速公路上的車嗖的一下從頭頂快速地飛走了,沒有一輛車停下來……
如果說國道是互聯網時代,它打破了區域經濟,讓在國道邊的每一家飯店都可以掙到來自全國人民的錢。那么高速路就像是“互聯網+”時代,它比“互聯網時代”更快速、更方便、更安全。可是,依舊用“國道思維”經商的人已經沒有辦法依靠它來掙錢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掙不到錢,開服務站的人會更有錢。
開服務站的人就像是行業大咖,他們會掙到更多的錢,獲取更大的成功。
不過我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每一個服務站都不是一個行業,它就像一個平臺,要提供廁所,提供加油站,這樣,來自全國的客人才會在你的服務站停一下,順便買點水,吃點飯,或者買一下當地的紀念品。
也許,這就是未來的“互聯網+”時代,它會斷送很多人美好的夢,夢醒來面對的還是馬冬梅這個糟糠之妻。但是,利用“服務站”的平臺,做好自己的生意,一樣有機會在“高速路時代”脫穎而出,成為下一個時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