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入籃預期升溫 加入SDR或為大概率事件】人民幣加入SDR的預期正在急速升溫。IMF日前的最新報告就顯示,人民幣入籃的操作性問題已全部解決。而在15日的G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也指出,IMF對SDR的審查報告指出人民幣滿足“可自由使用”標準,建議納入SDR貨幣籃子。
人民幣加入SDR的預期正在急速升溫。IMF日前的最新報告就顯示,人民幣入籃的操作性問題已全部解決。而在15日的G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也指出,IMF對SDR的審查報告指出人民幣滿足“可自由使用”標準,建議納入SDR貨幣籃子。
IMF稱人民幣符合“可自由使用”貨幣的要求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末發表聲明認為,人民幣滿足“可自由使用”貨幣的要求,因而應該被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也意味著人民幣距離進入貨幣籃子只差臨門一腳。
報道表示,人民幣“入籃”之路并不平坦。早在2010年,人民幣第一次沖擊SDR,就因為“不可自由使用”而未能成功。
今年8月,IMF發布的報告認為,在主要指標上,人民幣還落后于其他全球性貨幣,在決定是否授予人民幣儲備貨幣資格之前,在數據分析等方面還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
但僅僅3個月之后,IMF最新的報告就顯示,之前所有懸而未決的操作性問題,中國政府均已解決。
據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報道表示,IMF總裁拉加德13日的聲明稱:“IMF工作人員今天向執行董事會提交了一份關于五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審議的文件”,鑒于中國的人民幣繼續符合加入SDR籃子的出口標準,此次執董會審議的一個主要焦點是人民幣是否也符合另外一項現有標準——“可自由使用”標準,即在國際交易中“廣泛使用”以及在主要外匯市場上“廣泛交易”。
拉加德表示,IMF工作人員經過評估認為,人民幣符合“可自由使用”貨幣的要求,因此,工作人員建議執董會認定人民幣可自由使用,并將其作為除英鎊、歐元、日元和美元之外的第五種貨幣納入SDR籃子。
“我支持工作人員的分析和建議。當然,關于人民幣是否應被納入SDR貨幣籃子的決定將由IMF執董會作出。我將于11月30日主持召開執董會會議,討論這一問題。”拉加德說。
“所有事宜我國都已跟基金組織溝通,央行做得已經非常充分了,目前IMF工作人員已經做出了評估。至少在貿易方面,人民幣的‘廣泛使用’已經符合了加入SDR的要求,所以工作組認可了人民幣。”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表示。
事實上,每日經濟新聞也報道表示,近幾個月來,中國人民銀行的改革進度明顯提速:8月11日出臺的人民幣中間價匯率機制改革,以及中國人民銀行隨后采取的干預措施使在岸市場中間價和市場價趨于一致,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在近幾個月也逐漸靠攏;
10月9日,財政部宣布從四季度起,按周滾動發行3個月記賬式貼現國債,進一步為SDR利率定價鋪路;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通過以注冊制的方式允許國外中央銀行、主權財富基金和國際金融機構進入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7月14日)和銀行間外匯市場(9月30日)的資格。央行還批準一些機構投資者獲得進入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資格。
對此,報道援引多位經濟學家的判斷表示,人民幣在11月底納入SDR貨幣籃子是大概率事件,一旦成功,必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有助于提前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并助力中國金融話語權的提升。
目前,SDR籃子中僅有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四種貨幣,權重分別為41.9%、37.4%、11.3%和9.4%。根據IMF8月的報告,人民幣一旦成功“入籃”,在新的貨幣籃子中權重有望達到14%到16%。
另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11月15日~16日,G20峰會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習近平在15日的講話中也特別提到了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的前景。
習近平指出,IMF對SDR的審查報告指出人民幣滿足“可自由使用”標準,建議納入SDR貨幣籃子。中方對此表示歡迎,認為這將有利于提高特別提款權的代表性和吸引力,也將有利于完善國際貨幣體系,維護全球金融穩定。中方期待本月底IMF執董會的討論取得積極結果。
同時,第一財經日報獲得的G20峰會公報也顯示,G20對2010年已商定的IMF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的持續拖延深感失望,敦促美國盡快批準改革方案。公報重申,SDR籃子的組成應該繼續反映這些貨幣在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中的作用,并期待對SDR評估方法的檢查能夠完成。
就在G20峰會召開前,美國財政部發言人稱,奧巴馬政府表示一旦人民幣符合IMF的條件,將支持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當時已有分析稱,美國選擇此時放風,預示著人民幣有望在峰會上獲得進一步背書。
經合組織(OECD)秘書長古里亞也表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貿易量巨大的國家的貨幣,人民幣加入SDR不應只是猜謎游戲,“這不是加不加入的問題,而是什么時候加入的問題。”
有利于中國和世界獲得雙贏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也表示,人民幣“入籃”受益的不只是中國。金融危機后,美元幣值出現了大幅波動,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跟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信用體系也受到嚴峻挑戰。
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介紹,新興市場國家曾在金融危機爆發后一度成為全球增長的亮點,而由于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退出、美元加息預期以及資金撤離等,金融市場動蕩加劇,諸多發展中國家甚至陷入衰退。
近兩年來,在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歐洲深陷政治、經濟泥潭的情況下,流動性充裕且存在加息預期的美元資產成了全球投資者競相追逐的對象。
中國央行發布的新聞稿引述有關負責人的話稱,人民幣加入SDR有助于增強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對中國和世界是雙贏的結果,中方希望各方支持人民幣加入SDR.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也介紹,目前SDR主要用于IMF與成員國之間的官方結算,私人部門的使用還很少。而人民幣加入SDR,將有助于重新增強國際社會對SDR的關注,進而擴大SDR在各種領域的使用。
有分析認為,作為人民幣地位提升里程碑式的事件,加入SDR有望驅動規模約11.3萬億美元全球儲備資產調整資產配置,提高人民幣資產所占比重。
不過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對此判斷,人民幣加入SDR短期內的直接影響或許比較有限,“對人民幣資產有興趣的各國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已經對人民幣資產進行配置,不太可能在近期大幅增加人民幣資產。”
人民幣昨日午后逆勢上漲
而受此消息影響,人民幣匯率最近的表現情況也備受關注。
據北京晨報報道,數據顯示,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3750,較上一交易日下調95個基點,創9月25日以來新低。中間價已連續10個交易日下跌,時長創2008年8月12日以來最長連跌紀錄。
不過,昨日盤中價的下跌對此后盤中價的走勢影響并沒有持續太久。昨日在岸市場開盤后,人民幣對美元走勢略有下探。開盤后,人民幣持續走低,一度下探至目前最低位6.3808,但此后再次回升,徘徊在6.3778附近。但至下午兩點半左右,人民幣即期匯率便開始飆漲,幾分鐘內便上漲123多點。
與此同時,離岸市場也傳來了人民幣匯率由跌轉升的消息。截至北京晨報發稿時,離岸人民幣匯率已升值275多點。
此前,由于美元的強勢,人民幣匯率已經接連幾個交易日出現貶值。美國在上周發布的經濟數據讓美國12月份加息預期陡然增加,美元也隨即強勢起來,美元指數也停留在100大關附近。
而對于人民幣昨日午后的逆勢上漲,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除了人民幣沒有貶值性壓力因素以外,SDR(特別提款權)是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有力依據之一。
“短期對匯率的支撐比較確定。”民生宏觀在報告中認為,11月SDR結果公布前,做空人民幣的力量明顯減弱。同時,近期歐洲央行釋放出或將再寬松的信號以及近期法國恐怖襲擊事件或引發市場避險情緒,人民幣跟隨美元有一定提振效應。
對于人民幣未來走勢,有市場人士坦言,從中期來看,受經濟基本面以及美國加息預期的影響,人民幣匯率仍有一定壓力。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則表示,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加大,不能排除階段性升值的可能性。“未來人民幣匯率將是區間波動,但沒有趨勢性貶值壓力”。
對此,上海證券報也報道表示,有交易員認為,盡管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10個交易日下跌,但這并不反映出人民幣存在明顯貶值壓力。“主要是由于美國數據持續向好、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抬升,這推動美元指數走高。另外,上周末發生在巴黎的恐怖襲擊,導致歐元進一步走弱,相對而言,美元會顯得更為強勢。”
市場人士認為,此前,由于人民幣加入SDR或許存在變數,使得市場充滿憂慮,部分機構甚至平掉了累積的人民幣頭寸,也有銀行推出結匯計劃。而隨著拉加德的聲明,市場對于人民幣加入SDR的信心大增,有助于提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