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上市公司2015年三季報已先后公布。前三季度,上市保險公司基本面保持了強勁勢頭,凈利潤同比平均增長近45%,實際盈利能力強勁。再加上6月以來股市下跌對利潤影響見底,預計行業全年利潤增長有望繼續保持在40%~50%之間。
保險上市公司2015年三季報已先后公布。前三季度,上市保險公司基本面保持了強勁勢頭,凈利潤同比平均增長近45%,實際盈利能力強勁。再加上6月以來股市下跌對利潤影響見底,預計行業全年利潤增長有望繼續保持在40%~50%之間。
分析認為,四季度保費增速可能繼續放緩,但今年全年業績表現已實現超越,無論是保費收入還是投資收益,即便考慮三季度大幅調整,仍然是近年來業績表現最充分的一年。目前保險行業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年內行業催化劑依然充分,后市估值向上空間較大。
壽險保費創8年來新高
從三季報業績來看,保險公司穩中有進,增速并未出現大幅下滑的局面。三季度業績報顯示,4家A股上市險企前三季度合計實現歸屬凈利潤1057.93億元,同比增長42%;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潤216.08億元,環比下降50%,同比下滑10.6%。
就保費收入來看,行業前三季度實現保費收入約1.9萬億,其中壽險保費實現1.31萬億,財險保費實現0.59萬億。今年以來,壽險保費增速維持平穩高效增長,年初至今平均同比增速為22.6%。從保費體量上看,前三季度行業總壽險保費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保費收入,創8年以來歷史新高。
分析認為,今年以來,行業陸續經歷了健康險稅收優惠、分紅險費改完成等政策紅利,再加上前三季度總體投資收益依然維持較高水平,多重政策利好持續帶動保費增長。
然而,衡量保險行業重要的指標:凈資產和綜合收益在三季度均表現出下滑趨勢。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保險公司實際凈資產增長率區間為9.14%~13.19%,綜合收益同比下降10.35%~60.48%。
對比前三季度、單季度該兩項指標可以發現,三季度較前兩季度出現了明顯回調,其中凈資產較去年末增速在三季度出現回撤。數據顯示,自6月30日至9月30日期間,滬深300指數下跌30%左右。受此影響,行業投資收益增速明顯放緩。
對此,東吳證券也指出,考慮到近期股市企穩和債市牛市,預計行業全年總投資收益率將保持7%以上,全年凈利潤增速超40%。
投連險賬戶收益不容樂觀
今年三季度股市延續下跌態勢,上證指數最低一度探至2851點,9月股市沒有繼續大范圍深幅下跌,但市場缺乏強勁催化劑,兩市成交量低迷。受此影響,三季度保險投連險賬戶收益也不容樂觀。根據國金證券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納入國金統計的193個投連險賬戶三季度平均收益率僅為-11.43%。133個(占比69%)賬戶下跌,其中57個(占比30%)賬戶跌幅超過20%。
由于三季度投資者風險偏好回落,對債券的需求提升,同時在基本面、資金面、政策面的支撐下,債券迎來小牛市行情。因此,偏債類投連險3季度平均收益損失相對較小,僅為-3.19%。
盡管市場在三季度大幅下挫,但投連險今年以來依然整體取得了8.64%的絕對收益。另外,在偏股類賬戶中,今年1~8月,股票型在大盤表現較好的4月,以及在大盤相對抗跌的6月,跑輸股票-指數型,其余月份均領先股票-指數型。“1月以來的業績說明,股票型配置的中小盤股權重較大;偏債類賬戶中,受降息降準影響,貨幣型收益率顯著收窄。”國金證券分析師張慧指出。
從收益指標看,近三年來各類投連險賬戶平均收益率均為正,偏股類賬戶表現優于偏債類賬戶,且股票型賬戶平均收益始終最高。不過,股票型、混合偏股型賬戶、債券型賬戶在不同時間段的最低收益均有負收益出現。
觀察
四季度非銀板塊或具備爆發潛力
就四季度保險行業政策紅利來看,廣發證券認為,年內行業催化劑依然充分,稅收遞延何時落地是最為關注的。“四季度保費增速雖然可能繼續放緩,但今年全年業績表現已經實現超越,無論是保費收入還是投資收益,即便考慮三季度大幅調整,仍然是近年來業績表現最充分的一年。結合當前保險板塊的估值區間,我們認為保險股依然具備彈性和投資價值”。
同時,復刻去年四季度“一波流”漲勢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據統計,A股中,非銀板塊整體漲幅依然排名倒數。按照二級行業分類,保險板塊漲幅排在所有行業倒數第三。“在這個時點,我們再次看到了非銀板塊爆發的潛力。估值方面,保險股的安全邊際一直比較充分,目前的估值也已經接近去年四季度行情啟動前的估值區間,在行情來臨時左側機會較為明顯。”廣發證券分析師曹恒乾認為。
分析人士認為,“雙降”之下流通性寬裕,行業憑借良好的利潤和權益彈性,估值有所修復。數據顯示,10月滬深300上漲10.34%,保險wind指數上漲11.65%,行業表現強于大盤。從金融行業分板塊來看,保險表現弱于券商 (上漲19.59%),強于銀行(上漲3.85%).
在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看來,三季末上市險企浮盈占凈資產比重-0.2%~4%,市場下跌風險有序釋放,綜合考慮保費、投資和其他因素,保險四季度凈利潤環比或將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