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銀行攜手國華人壽 銀保合作開啟新模式】微眾銀行在其手機APP端推出了首款保險產品“國華月月盈”,該產品是由國華人壽出品的萬能型保險。微眾銀行作為首家互聯網銀行,具有傳承自“騰訊”的互聯網基因,在“普惠金融”發展中具有標志性的意義;而國華人壽則在保險電商領域持續創新并一路領跑。微眾銀行與國華人壽的攜手相信能開創銀行保險合作的新模式。
近日,微眾銀行在其手機APP端推出了首款保險產品“國華月月盈”,該產品是由國華人壽出品的萬能型保險。微眾銀行作為首家互聯網銀行,具有傳承自“騰訊”的互聯網基因,在“普惠金融”發展中具有標志性的意義;而國華人壽則在保險電商領域持續創新并一路領跑。微眾銀行與國華人壽的攜手相信能開創銀行保險合作的新模式。
據了解,國華人壽這幾年在銀保互聯網業務方面早已布局,并實現了銀保與互聯網業務的深度融合,根據前不久國華人壽公開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八月國華人壽銀保互聯網業務保費已近百億,前三季度保費已達110億。國華人壽緊緊抓住“互聯網+”的大趨勢,在業務發展和創新中順勢而為、適度超前,將銀保線上業務作為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重要渠道。此次國華人壽與微眾銀行的合作,看重的是微眾銀行“國內首家互聯網銀行”的創新模式,且背靠大股東“騰訊”,具備強大的數據科技以及互聯網運營的巨大潛力。國華人壽與之合作,將有效實現資源的互補共享,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微眾銀行作為無實體柜臺的網絡化銀行,經營成本更為可控,也更能適應網絡消費者便捷、實時的操作要求。國華人壽與之合作除了能夠降低運營成本,提升互聯網保險消費者的操作體驗外,還能擴大對普通客戶的讓利空間,研發性價比更為突出的保險產品,推動長期價值產品的銷售。
就產品本身而言,“國華月月盈”延續了萬能型險種安全性高的特點,具有較高的保證利率;同時條款規定身故賠付賬戶價值120%,體現出相較以往理財類險種更高的保障水平。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該產品生效3年后方可免費領取或退保,明顯摒棄了依靠“超短期、高收益”爭奪市場的方式,并引導客戶“持有滿5年”。就此國華人壽相關人士表示,之前一段時間偏重理財功能的險種在網銷市場占比過大、產品同質化嚴重,不但偏離保障本質、影響社會整體保障意識提高;還沖擊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和盈利水平;更蘊含資產錯配等隱患,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國華人壽早至2014年就開始了網銷轉型,通過與微眾銀行等優勢渠道合作,通過產品換代、擴大宣傳、完善服務等舉措,引導客戶進行價值投資、“回歸保障”。
除此之外應該注意到,近三年來互聯網金融加速發展,今年起政府層面開始加強了監管體系的建設。特別是在十部委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后,涉及網絡銷售和支付的監管辦法紛紛落地或公開征求意見,構建起險企必須適應的新的政策環境。在這一背景下,微眾銀行擁有銀行牌照;與之合作,能夠獲得相對第三方支付平臺更為寬松的操作空間。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銀行類金融機構多代表“可信”和“安全”;借助銀行平臺開展非接觸服務和在線支付能夠降低客戶的不安全感,促進交易的順利達成。
在互聯網平臺的常見金融產品中,保險產品是發展較為成熟、設計彈性大、客戶接受度高的重要品種;可以“因需賦形”、創新設計,適應平臺和客戶的需求;同時保險產品具有最為嚴謹的監管制度和風控措施,能夠有效降低初創平臺的經營風險。隨著社會保障意識的增強、互聯網保險市場日趨成熟,網絡客戶對于保險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保險成為各網銷平臺均不能忽視的重要產品類別;其對于完善平臺生態系統、增加客戶黏性、提高企業利潤均具有重要作用。當然在初創平臺率先開展業務,對平臺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需要險企具有較強的開發能力和豐富網銷運營經驗,具有互聯網領域的良好的口碑、穩定的發展目標和高效的執行力。作為連接者,微眾銀行希望連接用戶和金融機構,成為持有銀行牌照的互聯網中間平臺,與合作伙伴共同服務客戶,做普惠金融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