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歐洲事務部長德西爾(HarlemDesir)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外交部長會議上強調了警方和司法部門在情報上的合作對歐盟境內的反恐行動尤為重要。“法國遭到襲擊,整個歐洲都感到痛。我們都是受害者,而且我們要一起應對。”
29歲的奧馬爾·伊斯梅爾·穆斯塔法伊是13日巴黎襲擊案之后法國警方確認的第一個恐怖分子,他在巴塔克蘭劇院掃射后引爆炸彈背心自殺。16日,土耳其政府一位高級官員稱,土政府曾在2014年10月將穆斯塔法伊列為潛在“恐怖嫌疑人”,并曾在2014年12月和2015年6月兩次提醒法國,但并沒有得到法國方面的回應。
由此可見,如果土耳其方面的敘述屬實,那么法國情報界在情報共享機制上無疑顯得十分拖沓和被動。雖然法國政府自己稱,在1月份的《沙爾利周刊》襲擊案之后挫敗了多起恐怖襲擊,但是一旦有諸如上述的情報共享未能充分跟進,很可能意味著災難在不久之后將會降臨。
比利時不滿情報共享現狀
就在法國上下動員進行全國大搜捕的同時,鄰國比利時也展開了大范圍的搜捕行動。在被稱為圣戰者天堂的布魯塞爾莫倫貝克區,警方進行了入室搜查,截至16日,比利時警方一共逮捕了7名嫌犯。有消息稱,此次襲擊案的主謀持有比利時國籍。
不過,比利時方面對于歐盟內部的情報共享機制顯然不滿。16日,比利時外長雷恩代爾(DidierReynders)通過媒體呼吁,在巴黎遭襲之后,歐盟應該加強情報共享機制。
“我們需要做到的是,無論他們在法國還是在比利時,或者歐洲的任何其他地方,我們都能夠追蹤到他們(恐怖分子)的線索。”雷恩代爾稱,“因為我們必須能夠知道實施巴黎襲擊的這些罪犯來自哪里并且如何將他們目前的網絡粉碎。”
據報道,目前正在被通緝的在逃恐怖分子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仍然去向不明。薩拉赫出生于比利時,他的兩個兄弟也參與了13日的恐怖襲擊,其中一人在襲擊中引爆了身上的自殺式炸彈背心,另外一個則被比利時警方逮捕。襲擊發生后數小時,法國警方曾在邊境攔下薩拉赫,但隨后放行。
此前,法國總統奧朗德稱,此次襲擊是在敘利亞境內策劃,在比利時境內準備并組織,最終滲透進法國。
“不管是外部邊界控制問題,還是各國就包括敏感信息在內的情報共享問題,歐洲還有很多很多要完成的工作。”雷恩代爾稱自己已就情報共享向歐盟和北約呼吁了多年,他認為,即將舉行的歐盟內政部長會議對加強情報共享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歐盟委員會15日晚表示,將于11月20日在布魯塞爾就商討巴黎遭襲之后的應對舉行歐盟內政部長特別會議。28個成員國將就航班乘客信息登記,槍支管控和外部邊界管控等問題進行商討,并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決定。
多國推動情報合作
法國方面16日也敦促歐盟盡快推動情報共享機制。法國歐洲事務部長德西爾(HarlemDesir)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外交部長會議上強調了警方和司法部門在情報上的合作對歐盟境內的反恐行動尤為重要。“法國遭到襲擊,整個歐洲都感到痛。我們都是受害者,而且我們要一起應對。”
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BernardCazeneuve)稱,歐盟各國政府和議會應該在建立航班乘客數據分享系統的問題上盡快達成一致。
正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上,多國領導人也強調收緊邊境管控并升級情報分享機制的重要性。
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峰會上表示:“我們已經達成一致,將采取進一步重大措施切斷恐怖分子的經濟來源,應對恐怖分子的宣傳攻勢和極端意識形態,并且通過情報共享和阻止恐怖分子出行來更好地保護我們免受外來武裝分子的襲擊。”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認為,恐怖主義的挑戰已經不能只靠軍事化手段來應對,還應該動用包括情報部門合作和網絡通訊監聽等多種戰略得以實現。
此外,據報道,以色列情報部門表示正在和法國及其他歐洲國家進行情報合作,情報部長卡茨(YisraelKatz)稱將在處理后續事宜和預防未來可能的襲擊上為法國和其他國家提供情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