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創新行政審批推進改革仍需邁過四大障礙

    長期以來,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審批面臨“時間長、蓋章多、收費多、中介多、材料多”的“一長四多”等問題。近年來,江蘇以推進“并聯審批”、規范中介服務為抓手,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企業負擔顯著減輕,行政效率明顯提高,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得到了有效釋放。

    長期以來,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審批面臨“時間長、蓋章多、收費多、中介多、材料多”的“一長四多”等問題。近年來,江蘇以推進“并聯審批”、規范中介服務為抓手,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企業負擔顯著減輕,行政效率明顯提高,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得到了有效釋放。

    ——創新“并聯審批”降低企業審批成本

    由各審批部門逐一按次序的“串聯審批”極易導致部門間推諉、不作為等“老大難”問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企業在前置審批、部門銜接等審批過程中經常遇到材料重復提交、多部門來回跑、審批周期長等問題。

    南京市一企業反映,建一棟商務樓需要蓋92個章、收53項費用、找23個中介、提供296份材料,整個程序走下來要370個工作日。一些企業負責人表示,行政審批環節常常涉及發改、住建、國土、環保、氣象、消防、人防等數十個職能部門,“環保說住建先批,住建說環保先評”的情況時有發生,項目立項、規劃設計、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各階段審批下來這樣的“死結”要遇上好幾回。

    2014年以來,江蘇為進一步優化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全面推行“并聯審批”:只保留規劃選址、用地預審(用海預審)兩項前置審批,重特大項目可將環評(海洋環評)審批作為前置條件;各環節前置或互為關聯的事項列入“并聯審批”事項,統一受理、聯合評估、集中審批;各環節的審批時限最長不超過15個工作日,全部審批完成時間不超過70個工作日。

    江蘇海龍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斌告訴記者:“2012年,公司拿下一個項目后在第一時間就前往鎮江市政務服務中心咨詢,但對需要到哪些窗口辦理、需要遞交什么材料還是一頭霧水,對某事項涉及多個部門的更是不知道能否并聯進行。涉及專業性比較強的材料還需額外招聘監理,效率低下不說,還額外增加了開支。”

    如今,徐斌只需要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參加項目協調會,按照各窗口出具的一次性告知清單準備材料,政務中心負責聯系、協調各部門。“公司因項目審批只開了兩次會,審批周期從原來的近150天壓縮到了50個工作日以內。”

    在江蘇啟東,審批“一窗式”綜合受理有效地避免了企業在多個部門來回跑、重復跑的“公章旅行”。由15個職能部門組成的建設項目綜合受理窗口推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格、一套申報材料”的運作模式,也使申請材料大幅減少。據了解,聯合審批使用的規劃階段申報材料由30項減少至7項,規劃設計階段申報材料由99項減少至32項,總申報材料由300多項壓縮至150多項。

    ——規范中介服務打通投資創業“中梗阻”

    江蘇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俞軍表示,行政審批所需的前置中介服務,尤其是投資建設領域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長期以來因法律法規不夠完備、缺乏有效監管,服務行為不規范、收費不合理等問題依然存在。“戴市場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業的票子、供官員兼職的位子”的“紅頂中介”已經成為橫在企業投資創業上的“中梗阻”。

    日前,江蘇制定了《關于開展清理“紅頂中介”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專項治理的實施方案》,初步梳理了承擔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的95家單位、101項中介事項。城市綠化影響評價、工程建設查新報告等無法律法規依據的中介服務項目一律取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安全評價等有法律法規依據但有明確范圍規定的中介項目,必須嚴格按照限定范圍實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土地勘測定界等法律法規明確由行政機關實施或自行設定的中介項目,由行政機關支付專家費、評審費等服務費用,并限時辦理,行政機關不得干預企業自主選擇中介機構。

    此外,江蘇對涉企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收費進行了逐項清理。俞軍介紹,環評、安評等評估事項均已實行最高限價,穩評、防洪評價、日照分析等無收費依據的項目原則上不再向企業收費,無法律法規依據的保證金一律取消,有規定的按現有標準減半收取。

    規范中介服務讓企業切實得到了實惠。鎮江是國內首個取消雷擊災害風險評估收費的城市,通過氣象部門組織專人進行評估的方式,一年累計可為企業減負1200多萬元。

    從“行政壟斷”到“貨比三家”,規范中介服務的舉措倒逼中介機構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服務收費,形成了有效的市場競爭。以常州為例,該市率先建立了“中介服務網上超市”,通過網絡將267家涉及建設項目中介機構的資質、收費、不良行為記錄等信息向全社會動態發布。項目建設單位可以挑選方案最合理、價格最優惠的中介機構提供服務。同時,各審批部門也能通過不良執業行為網上公示和黑名單制度對中介機構進行有效監督。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仍需攻破四大問題

    由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執行的簡政放權政策落實情況問卷調查顯示,在受訪的494家企業中,96.3%的企業滿意行政審批制度改革。2015年上半年,江蘇新登記私營企業16.93萬戶,注冊資本(金)5861.56億元,同比增長31.77%和66.1%。數據顯示,行政審批制度創新可以有效激發企業創業活力。

    雖然行政審批制度創新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深化改革仍面臨盲點。改革成果與預期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是法律以外的部門規章、紅頭文件、地方性法規存在擴大審批范圍、擴張審批權限等問題,影響了改革成效。據江蘇省編辦等相關部門梳理,各部門共上報行政權力8900多項。2014年10月31日,江蘇率先建立權力清單,取消沒有法律依據的行政權力3200多項,精簡幅度近40%。有關專家建議,全面清理、修訂涉及企業登記準入、投資創業等有關政府規章和地方性法規,廢除設定不合理的程序事項。

    二是“紅頂中介”仍存在變相審批、壟斷收費的現象。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來,“紅頂中介”管理亂、辦事慢、收費高的問題已經有所緩解,但行政主體審批、事業單位評估、關聯企業收費的利益鏈條仍需發力打破。專家建議,主要從事中介服務的事業單位可轉企改制,針對確需保留的中介服務,事業單位應提供免費的公益服務。

    三是資質資格認定過多過濫。據了解,我國共有90個就業準入制度,14個大項、100多個子類行業幾乎都需要相應的資質證書。然而,很多資格資質認證制度都是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建立的,與時代發展脫軌、與市場需求脫節的問題飽受企業和群眾詬病。

    四是政府部門間“內部流轉”仍存在信息不通暢的問題。目前,各部門之間、各地區之間、垂直管理部門與地方政府之間由于信息系統不能互聯互通、實現共享,對推行“并聯審批”、加強信用監管、推動聯合執法等改革造成障礙。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片播放| 欧美老妇与禽交| 女同恋のレズビアンbd在线|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2019天堂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洲美女与动性zozozo| 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欧美aaaaaaaa| 从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 市来美保在线播放|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韩国美女vip福利一区|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中文字幕电影资源网站大全| 激情freesexhd糟蹋videos|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99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第三种爱情免费完整版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丰满少妇大力进入| 激情freesexhd糟蹋videos| 四虎影视在线永久免费看黄| 91欧美在线视频| 日韩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精品中字久久99| 国产在线a免费观看| 成人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免费在线观看a| 草的爽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 欧美性色黄在线视|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