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內,多方面因素并不支持玉米淀粉價格進一步大幅上漲。
自上周開始,華北玉米價格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之前華北玉米與東北玉米價差過大,導致華北玉米大量外運。經過本輪上漲后,東北、華北玉米價差收斂至100元/噸。從大的供需面來看,今年國內玉米供需寬松結構維持,在失去價格優勢之后,華北玉米現貨價格進一步上行空間有限。東北地區方面,臨儲收購提前展開,為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提供支撐,后續玉米系品種的定價仍需繼續關注玉米臨儲收購進度。
圖為國內玉米淀粉價格(單位:元/噸)
就下游玉米淀粉走勢來看,其價格波動方向與玉米一致。截至11月16日,山東濰坊地區玉米淀粉出廠價為2500—2550元/噸,較上周同期上漲50—100元/噸;山東德州地區出廠價為2450—2500元/噸,較上周同期上漲50元/噸。11月以來,華北地區玉米淀粉價格已累計上漲300元/噸。兩周內玉米淀粉價格大幅上漲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淀粉下游需求得到改善。前期淀粉渠道庫存明顯下滑、使得11月開始市場備貨積極性明顯增加。二是原料玉米價格企穩,也支撐了下游玉米淀粉價格。截至上周末,東北地區淀粉深加工企業每噸加工利潤為負88元,加上補貼因素,淀粉廠加工利潤達到275元/噸,已是歷史相對偏高水平,主要大型淀粉加工企業開工率竟達到100%。
圖為國內淀粉企業加工利潤(單位:元/噸)
因此,考慮到國內本身消費預期并不十分樂觀,即使后期玉米淀粉需求進入旺季,后期價格繼續上漲的概率也相對較小。短期內,多方面因素并不支持玉米淀粉價格進一步大幅上漲,后期仍應密切關注玉米淀粉的出口情況,以及國內消費旺季時,玉米淀粉及下游產品與其替代品之間的價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