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奧朗德16日出席在巴黎西郊凡爾賽宮舉行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稱法國已處于戰爭狀態。
法國總統奧朗德16日出席在巴黎西郊凡爾賽宮舉行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稱法國已處于戰爭狀態。
奧朗德還提出,希望修改現行法律中對雙重國籍的規定。他建議,如果發現持有法國國籍和其他國籍的雙國籍人士有恐怖主義行徑,則法律可以取消其法國國籍。奧朗德也表示,兩周后的巴黎氣候大會將正常召開。
加強對敘利亞軍事介入
在此次會議上,奧朗德表示,法國人民是“一個勇敢的民族,永遠不會向藐視共和國而且終將被歷史淘汰的人屈服。”他堅定地表示:“我們將消滅恐怖主義。”
他還提出內外政策調整的系列方案。在對內政策方面,奧朗德表示,將提交議案,將國家緊急狀態延長至三個月。他也希望修改《憲法》,使國家能更有效率地應對危機。
奧朗德還表示,希望修改現行法律中對雙重國籍的規定。他建議如果發現有持有法國國籍和其他國籍的雙國籍人士有恐怖主義行徑,則法律可以允許取消其法國國籍。“我們必須能夠對擁有法國國籍,但是觸犯了民族根本利益或有恐怖主義行為的人士采取行動,哪怕他們出生在法國,只要他/她擁有其他國籍,我們就要有權取消其法國國籍。”在此次巴黎恐怖襲擊事件中,一名已公布身份的恐怖分子,29歲的奧馬爾·穆斯塔法即擁有法國國籍。
在對外政策方面,奧朗德表示,法國將加強對敘利亞的軍事介入,他呼吁,盡快召開聯合國安理會會議通過決議打擊極端恐怖組織。他也表示,將于“近日內”與美國和俄羅斯總統會晤,“以便聯合我們的力量并達成一個結果”。
撤銷雙重國籍曾有先例
記者梳理發現,法國撤銷“圣戰者”雙重國籍曾有先例。今年1月23日,法國憲法委員會撤銷一名“圣戰者”艾哈邁德·薩努尼的法國國籍。薩努尼擁有法國、摩洛哥雙重國籍。這成為法國首起因“圣戰”撤銷雙重國籍的案例,也成為以后類似司法判決的先例。
對此,法國總理瓦爾斯表示,“不論是出生在法國還是被法國接納,當一個人反過來攻擊這個國家時,撤銷他的法國國籍就是合法的。”
薩努尼于1970年出生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2003年取得法國籍,2013年,他因恐怖活動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他被法庭指控在法國招募“圣戰者”,輸送到阿富汗、伊拉克、馬里及非洲撒赫勒地區。
不過薩努尼對這一決定表示不服,并通過律師向法國憲法委員會提出上訴要求解釋。今年1月,法國憲法委員會正式確認這一決定。憲法委員會的成員指出,撤銷薩努尼法國國籍所依據的法國民法典的規定符合法國憲法。憲法委員會做出這個決定時,正值法國遭遇《查理周刊》恐怖襲擊,襲擊共造成17人死亡。
法國媒體資深評論員杰爾迪向本報記者表示,奧朗德此舉,是希望將撤銷國籍當作與恐怖主義作斗爭的一種武器。
又訊昨日,中國駐法國使館確認,中國公民柳安禹在其住所去世。使館表示,從目前掌握的信息看,柳安禹去世與13日巴黎的恐怖襲擊無關。
焦點 2
美國將拒收敘利亞難民?
十多名州長表態拒收,官方稱接收計劃不變
美國十幾個州的州長和多名共和黨總統競選人16日表態,拒絕收容敘利亞難民。這些州長多為共和黨籍,也有個別民主黨人。
美國政府在2014財年共接收了1682名敘利亞難民。上一個財年,這一數字僅為105人。迫于歐洲難民潮的壓力,奧巴馬政府承諾,下一個財年把敘利亞難民的接收額度提高到一萬人。
美國國務院將負責把這些難民分流到各州。按照美聯社的說法,得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密歇根州是接收戰爭難民最多的州。
從法律層面上看,如果聯邦政府決定接收難民,各州雖然不可以拒絕執行,但可以設置程序障礙,削減財政投入,讓難民安家變得困難。
不過,美國務院發言人馬克·托納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明年的接收計劃不變。他說,美國務院非常理解地方政府在安全層面上的擔憂,他們將與各級政府保持密切溝通,試圖化解這一擔憂。
對此,聯合國發言人德拉里維埃回應說,他們的擔心“可以理解”,但這種做法不可取。
焦點 1
幕后主使身份已確認?
27歲摩洛哥裔比利時男子,但官方稱未經證實
16日,路透社援引一名了解巴黎系列恐襲案調查進展的消息人士的話稱,27歲的摩洛哥裔比利時男子阿卜杜勒·阿巴烏德,拒信是這些襲擊的幕后主使。
“他似乎就是歐洲數起(恐怖)襲擊的策劃者,”這一匿名消息源說,阿巴烏德是IS內部最活躍的襲擊策劃者之一。
盧森堡廣播電臺和CNN同一天也披露出有關阿巴烏德的更多信息。這兩家媒體報道,阿巴烏德來自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郊區莫倫貝克。
2014年年初,阿巴烏德加入IS,從希臘暗中謀劃在比利時東部韋爾維耶市發動恐怖襲擊。今年1月計劃敗露后,他成功躲過歐洲多國追捕。今年2月,IS英文版網絡雜志《達比格》刊登對阿巴烏德的采訪,證實他已返回敘利亞。這篇采訪提及,阿巴烏德曾逃過安全人員視線,穿行歐洲多國策劃襲擊并采購武器。
不過比利時檢察官埃里克·范德西普特對此表示,阿巴烏德是巴黎恐襲幕后主使是“未經證實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