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美國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驚現攀升,這是三個月以來首次出現上升,通脹數據向好支撐美聯儲加息,提振美元令油價承壓,隨著巴黎襲擊事件引起的恐慌情緒逐漸平復,而供應過剩擔憂則繼續升溫,油價再度出現下跌,險守40大關。截止當日收盤時,WTI開于41.86美元/桶,最高觸及42.01美元/桶,最低下探40.60美元/桶,收于40.99美元/桶。
美國勞工部(DOL)周二(11月17日)公布的數據,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三個月來首次出現攀升,這也加劇了市場對于美聯儲(FED)12月加息的預期。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未季調消費者物價指數年率增長0.2%,市場預期增長0.1%。同時,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上漲0.2%。數據公布之后,美元指數于99.60附近的日內高位徘徊。Regions Financial Corp.首席經濟學家Richard Moody表示,“(通脹回升)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認為有件事會顯著加速這一過程,就是一個更穩固的全球經濟增長前景。”
PVM Oil Associates分析師Tamas Varga表示,“供求擔憂回歸。市場仍供應過剩,昨日的上漲僅是恐怖事件后的調整。除非出現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中東地區的供應被破壞。我認為,市場更為悲觀而非樂觀。”
美國石油學會(API)周二(11月17日)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小幅下降48.2萬桶。數據打破市場連續8周增加的預期,有望緩解供應過剩問題繼續耳環。盡管如此,市場分析師指出,美國原油交割地庫欣地區庫存連續第2周大幅增加,加重了市場對陸地原油儲能告急的擔憂,恐令油價反彈空間受限。
OPEC上周四(11月12日)在月報中稱,該組織10月產量下降,并預計明年競爭對手的供應量將自2007年以來出現首次下降,因低油價使得投資減少,從而降低了全球供應過剩的局面。報告顯示,10月份OPEC原油日均產量為3138萬桶,環比小幅下降25.6萬桶,因伊拉克出口受阻以及沙特和科威特的供應量減少。同時預計非OPEC產油國明年原油供應量將下降。
從技術面來看,WIT原油的日線圖,技術指標拐頭向下,即使從超賣區域小幅回升,但美國WTI原油價格的上行動能仍顯不足。4小時圖看,20周期均線維持強勁的看空趨勢,而RSI指標也繼續下行,目前處于38附近,加大了油價跌破40美元關口的可能。建議重點關注下方支撐40和39美元/桶附近,上方阻力42和43美元/桶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