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確認與百度合作設立直銷銀行 中信絕對控股】11月17日晚間,中信銀行發布公告稱,根據業務需要,擬與百度合作共同設立直銷銀行,該直銷銀行擬定名稱為“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直銷銀行相關事項尚須經監管機構核準后方可實施。中信銀行公告還指出,百信銀行將由中信絕對控股,具體出資比例待定,暫定投入20億注冊資金。
11月17日晚間,中信銀行發布公告稱,根據業務需要,擬與百度合作共同設立直銷銀行,該直銷銀行擬定名稱為“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直銷銀行相關事項尚須經監管機構核準后方可實施。中信銀行公告還指出,百信銀行將由中信絕對控股,具體出資比例待定,暫定投入20億注冊資金。
直銷銀行沒有營業網點,不發放實體銀行卡,客戶主要通過電腦、電子郵件、手機、電話等遠程渠道獲取銀行產品和服務。由于沒有網點經營費用,直銷銀行可以為客戶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存貸款價格及更低的手續費率。降低運營成本,更好的回饋客戶是直銷銀行的競爭優勢所在。
北京銀行于2013年10月在我國首推直銷銀行。隨后,國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等各家銀行都開始加快布局直銷銀行。2014年,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上海銀行、平安銀行、珠海華潤銀行、包商銀行、江蘇銀行、恒豐銀行等多家銀行直銷銀行上線。2015年,又有西安銀行、渤海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工商銀行等多家直銷銀行上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已上線30多家直銷銀行。
在我國,直銷銀行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純線上模式,當前國內大多數銀行采取這種模式;另一種是“線上+線下”模式,以北京銀行互聯網平臺與直銷門店相結合的模式為代表。
隨著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傳統銀行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直銷銀行成為傳統銀行延伸零售業務的“逆襲”手段。然而,在我國發展僅2年的直銷銀行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如業務條線單一、產品匱乏、體驗感差、同質化嚴重等等。包商銀行小馬Bank前總經理張誠曾指出,直銷銀行之所以產品創新不足等問題突出,很大的原因在于缺乏互聯網化的組織架構和文化,“直銷銀行的身體和觸角雖然是互聯網的,但大腦還停留在工業時代”。
2015年,騰訊、阿里發起設立首批民營銀行,將其“互聯網基因”滲入銀行業。騰訊發起設立的微眾銀行和阿里發起設立的網商銀行均為純互聯網銀行。坐擁騰訊、阿里豐富的資源,依靠豐富的互聯網經驗,兩家互聯網銀行的一經成立就被寄予厚望。
然而,純互聯網銀行也似乎在經歷種種困境。高管相繼離職、被招商銀行關閉“核身”入口、被指產品推出慢、功能單一,我國首家民營銀行微眾銀行這一年走的并不太順。
許多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難以實現遠程開戶是微眾銀行等互聯網銀行發展面臨重重困境的根源問題,而這一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或將一直制約互聯網銀行的業務發展。
如今,百度與中信合作建立直銷銀行百信銀行,試圖在銀行布局上奮起直追。它們如何在互聯網基因與傳統銀行基因的結合中實現直銷銀行業務模式創新,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