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牌”雅芳 門店縮水風光不再】雅芳“直銷—直銷+零售—零售”的混合營銷模式,曾讓其陷入求生夾縫。數日前,雅芳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出現6.97億美元的巨額虧損,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2%,而亞太地區的中國市場下跌得特別厲害。見諸報端資料顯示,雅芳已連續3年虧損,被收購傳聞不斷,但一直未被人如愿接盤。
11月17日,省城北京西路,一家雅芳門店的店主心事重重地看著外面的大雨,盡管擺在貨架上的產品大多數是打折銷售,但鮮有人問津。
此前,雅芳“直銷—直銷+零售—零售”的混合營銷模式,曾讓其陷入求生夾縫。數日前,雅芳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出現6.97億美元的巨額虧損,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2%,而亞太地區的中國市場下跌得特別厲害。見諸報端資料顯示,雅芳已連續3年虧損,被收購傳聞不斷,但一直未被人如愿接盤。
有業內人士透露,雅芳零售門店在江西鼎盛時達到百余家,而今僅有五成在運營,南昌也只有11家零售門店在營業。這一說法,雅芳江西分公司未予否認。不過該公司銷售經理程若飛表示,公司還有其他渠道拓展業務。
雅芳虧損被收購傳聞不斷
今年11月初,雅芳公司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全球收入下降22%至17億美元,凈虧損6.97億美元。
記者梳理發現,2013年1月,雅芳中國多個地區的分公司,僅在直轄市、省會城市保留一家分公司,并裁員100至200人。
公開資料顯示,由于逐年虧損,雅芳在中國嘗試整體出售,并與一家私募股權公司談判希望被收購,但迄今處于無人接盤的困局。
對于上述說法,雅芳江西分公司銷售經理程若飛未予以回應。不過,程若飛說,自2012年他接管雅芳江西分公司以來,分公司銷售業績都是正增長。“公司每年有自己的財務數據,但網上公布的數據和我們公司內部的數據,還是有些不匹配的?!?/p>
另外,程若飛建議記者與雅芳中國公司公關部聯系。對此,雅芳中國公司公關部回應稱,明年計劃正在商量制定中,不會退出中國市場。
南昌零售門店僅剩11家
數據顯示,2003年,雅芳在國內零售門店數量最多時,曾突破1萬家。如今,其銷售網點數量僅在5000家左右。
此前,疊山路與八一大道交界處的雅芳門店,曾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而隨著該門店房屋被拆遷,附近再也難尋雅芳門店身影。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數年前,在省城的各大街道均有雅芳門店布局,如今,已關停了不少門店。
一名業內人士透露,雅芳零售門店在省內最鼎盛時達到百余家,而今僅有五成在運營。目前,南昌只有11家零售門店在營業。對于上述說法,程若飛沒有否認。不過,他表示,公司還有其他渠道拓展市場,并不如外界所傳聞的低迷。
混合營銷模式下夾縫求生
直銷—直銷+零售—零售的混合營銷模式,讓雅芳陷入求生夾縫。
雅芳江西分公司一名離職員工說,在中國市場第一家拿到直銷牌照的雅芳,曾主打“直銷”牌,一度做得風生水起。1995年雅芳進入江西市場以后,靠的就是直銷模式,眾多員工將雅芳系列產品推至千家萬戶。
不愿透露姓名的離職員工說,2006年,雅芳實行“直銷+零售”混合營銷模式。而這種混合營銷模式的運行,則讓零售門店與直銷人員的矛盾日益突出。
2013年,雅芳改變了經營模式,選擇主攻零售市場?!盃I銷模式的三次變換,導致經營出現問題。”不愿透露姓名的雅芳離職員工說,雅芳江西分公司也有類似遭遇。此前,在高檔的恒茂國際中心寫字樓辦公,后遷往二七北路一棟普通的寫字樓辦公?!斑@不難看出,雅芳江西分公司是為了節約開支。”受訪的雅芳離職員工分析稱。
而與雅芳處于同一起步線的另外幾家化妝品行業,卻始終堅持直銷模式,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某品牌化妝品江西分公司受訪負責人說,今年,該品牌的化妝品銷售額是去年的2倍。
低價策略或束縛雅芳發展
化妝品領域多元化品牌的崛起,以及各種化妝品營銷模式的創新,讓雅芳遭遇“重創”。
昨日,記者走進省城多家雅芳門店探訪。記者發現,受訪的門店貨架上的商品大多以折扣銷售,并且大多數商品定位在中低端價位。一家大型賣場化妝品受訪負責人告訴記者,8年前,各大商場的化妝品專柜,均有雅芳系列產品,如今,已無法找到雅芳身影。
而在商場的化妝品專柜,記者發現國內一線品牌、日韓系列品牌占據了半壁江山。“隨著市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中高檔化妝品市場日益火爆,逐漸打敗了中低檔的化妝品。”代理韓國某品牌化妝品的受訪負責人如是說。
一家商場受訪人士說,雅芳推出的中低價位策略,或束縛了其發展。而對于雅芳品牌的價格策略,程若飛未發表個人意見。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互聯網行業和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化妝品的種類越來越多樣化、消費者選擇購買的渠道也越來越多,雅芳此前的直銷優勢或逐漸丟失。“零售領域本來就是雅芳擴張渠道的短板,在市場空間逐步縮小的背景下,通過零售形式來扭轉業績或是一種投資成本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