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北京計劃通過財政投入,拉動企業和社會投入等方式籌集300億元,向城市南部區域大氣污染痼疾“動刀”。
政府又一次“喊話”社會資本共同進軍大氣污染治理市場。日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召開了第五次會議。會上,協作小組介紹,1-10月,北京PM2.5累計平均濃度同比下降了21.8%,北京南城的空氣質量短板仍然不可忽視,因此,相關負責人也進一步表示,未來三年,北京計劃通過財政投入,拉動企業和社會投入等方式籌集300億元,向城市南部區域大氣污染痼疾“動刀”。
“選擇南部城區作為下階段北京重點治理的方向,主要因為南城此前整治難度相對較大,留下的‘欠賬’較多,而且,在近幾年北京整體治理大氣污染過程中,南城的改善效果相對沒那么明顯?!庇袑<冶硎?。
而協作小組會議上,相關負責人也承認,受地形地貌和產業分布影響,北京南部區域的空氣質量歷來都比北部差,特別是那里的工業大院“污散亂”治理難度較大,秸稈焚燒、垃圾焚燒、露天燒烤、施工揚塵、道路揚塵、工業粉塵等問題也比較突出。在專家眼中,這些領域也成為了未來三年這300億元投資的主要治理方向。
自從近幾年我國開始集中進行新一輪大氣污染治理后,社會資本就在其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
此前,北京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2013-2017年北京的大氣污染防治全社會將投入資金萬億元,但其中政府投入僅有2-3成,“大頭”都需要靠社會資本投入。對于本次北京城市南部區域的300億元投入,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生態金融中心副主任藍虹也給出了類似的解析,認為所謂的“財政投入”主要是拉動社會資本投資的一項手段。
雖然我國及北京的大氣治污市場在逐步向社會資本敞開,但藍虹擔憂地表示,南城相比北部城區分散污染源相對較多,而企業排污等“點源污染”相對好治理、好投資,也容易獲利,越分散治理起來尋找投資熱點就越困難。有專家更直言,大氣污染治理投入成本較高,社會資本都傾向于投資形成規模的項目,因此治理區域范圍越大越容易引入社會資本,比如在北京甚至京津冀區域針對某些集中污染源的治污工程可能就會觸發企業激烈競爭,而像南城這些大量小規模、分散的治理需求,很難觸及社會資本投資興奮點。
此外,藍虹也指出,與水污染治理不同,水污染治理是區域性的,一個小流域就可以進行集中治理,并且能看到明確的治理效果?!按髿馕廴静⒎侵卫硪粋€小區域就能解決問題,治理南城污染源固然必要,但300億元的成效能否比投向全市或者京津冀區域明顯也難以判斷?!鄙鲜鰧<冶硎尽?/p>
可見,南城雖然有著相對較多的治理需求,但治理難度同時也大幅提升,要想調動企業啃這塊“硬骨頭”的積極性,勢必需要為它們創造更明確、更具有吸引力的盈利面。
藍虹坦言,放眼北京全市的大氣治污市場,大多數項目都很難給社會資本帶來太大的盈利,究其原因,還是由于這類工程大多屬于微利行業,尤其南城治理需求較集中的揚塵和粉塵污染治理更是如此。
藍虹建議,在財政撬動社會資本方面,可以不局限于傳統的投資方式,比如:作為治理揚塵和粉塵污染的主要途徑,園林綠化、河道整治等任務可以“打包”?!皥@林綠化等治污項目大多是不賺錢的,但如果參照國際經驗,將園林綠化與房地產開發更多地融合在一起,把園林綠化任務整合在有利可圖甚至高利潤的房地產開發等項目中,且二者還相互關聯,那么這類微利、不盈利的公共項目就會改變自身‘包袱’的形象,成為社會資本爭相‘扛’上的‘禮包’?!彼{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