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飲正在快速打入國際市場。記者從昨日舉辦的“2015中國餐飲企業家大會”上獲悉,明年,圍繞中國餐飲的海外發展,中國烹飪協會將推出八大重點項目,支持中餐“走出去”,提升中餐國際影響力。
中國餐飲正在快速打入國際市場。記者從昨日舉辦的“2015中國餐飲企業家大會”上獲悉,明年,圍繞中國餐飲的海外發展,中國烹飪協會將推出八大重點項目,支持中餐“走出去”,提升中餐國際影響力。
據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邊疆介紹,這8個項目具體包括:中國美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中國美食文化節;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項目;中法電影節美食展;美國紐約游輪“中國美食號”合作項目;組隊參加世界奧林匹克烹飪大賽;中國美食走進聯合國維也納總部;中國餐飲赴美投資考察團等。邊疆還透露,希望通過兩三年的努力,讓中國美食走進戛納電影節。
據了解,在政府有關“走出去”戰略指引下,中國餐飲企業正在掀起第二輪海外開店潮。海底撈、眉州東坡、黃記煌等知名餐企紛紛設立海外分店。與改革開放初期以國有餐飲企業為主的第一輪海外開店熱潮相比,如今餐飲企業在開拓海外市場上更加謹慎。比如今年40位中國餐飲企業家考察美國市場時,就提出了簽證、勞工等一系列有待解決的問題。作為行業組織,中烹協也積極為中餐在國際市場爭取話語權,并幫助國內企業深入了解海外市場。
針對中餐“走出去”話題,小南國董事局主席王慧敏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小南國15年前就已經開始“走出去”,目前國際市場已經成為小南國的一部分。王慧敏認為,中餐“走出去”必須要做好準備,領導人必須想明白“走出去”的是廚師、菜品還是品牌。阿五黃河大鯉魚副總經理申強坦言,中餐“走出去”幾乎是所有做中餐人的愿望,但是中餐要想“走出去”,還需要做好標準化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中餐如果‘走出去’,代表的不僅是企業的品牌,更關系著中餐文化以及整個中餐行業,因此,企業只有在國內打好基礎,才能更好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