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中國經濟,還是在一個最基本的底線上實現增長,不會出現大起大落,更不會出現經濟的崩盤,以及所謂的硬著陸。
“2015大局已定,只剩下一個多月不會有太多變化,全面估計中國經濟增速在7%左右,至于左還是右,我估計左的概率更高一點。至于2016年,我的基本結論是底線可守常態難尋,2016年的中國經濟,還是在一個最基本的底線上實現增長,不會出現大起大落,更不會出現經濟的崩盤,以及所謂的硬著陸?!?11月18日,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在“《財經》年會2016:預測與戰略”上如此表示。
對于2016年的中國經濟,邱曉華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第一,從政策面上,中國在貨幣政策,到財政政策,到產業政策,到國家的投資收入分配等諸多方面有很大的調節的余地。因此,實施一個更積極的政策來守住底線,維持底線。應該說增長是沒有問題的,也不會有風險的。
第二,從基本面來看,中國目前經濟的基本面,就是城市化、信息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目前所改變的只是基本面成長的速度,但是,基本面發展的趨勢還沒有改變??梢韵胂?,隨著這四個方面的趨勢進一步往前走,有一定的慣性,能夠繼續給經濟帶來必要的增長率。
第三,從具體的實踐上看,供給面,農業相對穩定,制造業相對平穩,服務業相對活躍。這樣一個發展格局,在短期內不會出現太戲劇性的變化。預計農業明年會有4%左右的增長,制造業將保持6%到7%的增長,服務業保持7%到8%的增長。明年中國經濟的底線是完全可以守得住的。
第四,從需求面上講,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確實在發生新的變化,突出的是投資需求,相比過去已經明顯回落。從明年的情況來看,投資保持10% 左右的增長需求,還是有可能做到的。消費保持10%以上的增長,也是可以做到的。問題是出口,出口能不能改變目前的零增長,負增長。明年出口是否能實現一定的正增長,這是需要繼續觀察的。但從內需的角度來看,投資和消費兩大需求都能夠維持10%的增長來看,經濟的底線也是可以守住的。這個底線是多少?6.5%以上。
邱曉華還分析稱,中國經濟問題之所以常態難尋就是因為經濟進入了一個大變局的階段,大環境在發生變化:第一,發展階段變了,我們現在是中等收入階段,因此,它要求我們的生產體系必須做相應的改變。
第二,市場變了?,F在我們是生產相對過剩,過去是相對的短缺,這種由短缺到過剩的變化,就意味著我們的政策體系需要改變,我們要由解決生產為主的政策體系轉到解決開拓市場。 此外,不能不提到的是政策的變化,這些年,我們從嚴治黨,黨加強了對官員的整治,中國特色的公款消費開始急劇降溫,公款消費在中國的總消費中間至少占 1/4,這塊明顯降溫,當然會放大目前的市場的問題。
第三,外部環境變了。經濟全球化趨勢被區域化趨勢代替,很多外部環境都發生里變化。這使得中國面臨著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雙重的競爭壓力。因此,我們的對外經濟體系也需要做相應的調整。而這種調整需要時間,需要過程。
第四,游戲規則改變了。中國現在追求的是有質量的增長,有效率的增長,而不僅僅是數量的擴張。因此,在這個背景下,經濟增長方式也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同樣需要時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常態還是很難短期內就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