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安振中國創業投資基金(簡稱“光速安振”)副總裁。光速創投于1999年在硅谷成立。2011年底,光速創投中國團隊開始獨立募集并管理規模為1.68億美元的光速安振中國一號基金,2014年6月光速安振中國二號基金募集完成。專注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消費服務和企業技術服務等領域的早期投資。
光速安振中國創業投資基金(簡稱“光速安振”)副總裁。光速創投于1999年在硅谷成立。2011年底,光速創投中國團隊開始獨立募集并管理規模為1.68億美元的光速安振中國一號基金,2014年6月光速安振中國二號基金募集完成。專注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消費服務和企業技術服務等領域的早期投資。
27歲的潘翔,是光速安振副總裁,也是圈子中出了名的社交達人,他說因公司人不多,更考驗每個人的單兵作戰能力,他的方案就是交朋友、混圈子,會出現在各種投資人創業者的飯局上,沒有局就和人約飯。他甚至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從不一個人吃飯”。
而對于創業公司如何度過資本寒冬,潘翔也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對于那些已經融到錢的公司,首要的問題是要控制現金流,一分錢要掰成三瓣用。
目標是“從不一個人吃飯”
新京報:你的首份工作是在華興資本做FA,第一年就獲“最佳分析師”,有什么訣竅?
潘翔:瘋狂地賣力工作,既然不能拼爹就只能拼命。當時因為太賣力而且休息太少,導致一度面癱。印象特別深的是,一次去吃烏冬面,竟然有面條從一邊漏出來,才感覺不對。當然,后續也開始注意調整。
新京報:除了賣力工作,聽說你還是圈子里出了名的社交達人。
潘翔:首先光速安振人不多,這就要考驗每個人的單兵作戰能力。我的解決方案就是交朋友、混圈子。所以獵頭、記者、創始人、高管、PE、天使,這些他都會去約、去聊。我覺得VC要把50%以上的時間花在見人上,曾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從不一個人吃飯”。
新京報:聽說你的微信好友快加滿了。
潘翔:對。
新京報:這個是你找好項目的方式?
潘翔:算是。但社交也不是單純的逐利行為,這個過程等同于自我成長,所以我很珍惜新朋友社交,而且也的確給我帶來戰績了。一個VC通常關注一兩個垂直領域,我可能觸角比較廣,比如汽車、社交、O2O以及那些C端(客戶端)重交互的產品。我主導或參與的很多項目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如E代駕、好廚師等。
投資以看人為主
新京報:光速安振在投資時,更看重人還是項目?
潘翔:大家都說天使投資看人,A輪投資看模式,B輪投資看數據,光速安振作為以A輪投資為主的VC,我們是以人為主。只不過我們和天使投資人有很不一樣的地方:很多天使機構創始人是拿自己的錢去投資,更多時候是在“撒”,只要覺得這個人身上有一個特別亮的亮點,就可以去投資了,所以天使投的項目數量會是A輪基金的5倍以上。
但作為專注投A輪的基金,我們希望創始人在大方向是不能變的。舉例來講,A輪基金投資的創始人游泳技能很好,我們的預判是可能某一天這位創始人的自由泳會很厲害,但是說不定他未來也會是蛙泳冠軍,只是他如果突然轉去練自行車就會很奇怪。天使輪不一樣,他們的判斷是只要這個人運動潛能很好,可以去練游泳,也可以去練自行車。
新京報:除了為創業項目輸出資金之外,你們還做什么?
潘翔:幫助創業團隊招聘人才,尤其是核心團隊的成員。舉例來說,目前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醫療”的創業公司杏仁醫生的聯合創始人是我們介紹的,當時他們只有醫療方面的人才,光速安振幫著找到了互聯網團隊的核心人員。所以我們的日常工作,一半時間是找項目,另外一半時間是找人。一方面找潛在的創始人,另一方面找可能想加入創業公司的能力強的人才。
新京報:遇到某一個創始團隊缺少核心人員,會強迫或者硬塞進去嗎?
潘翔:單純從數學上來計算,可能硬加進去這位缺失的核心人員后,團隊整體由80分變成95分;但算上一些“化學反應”的話,實際情況可能是從80分變成70分,因為硬塞進去的核心人員也許反而會不能很好地與原有團隊磨合。
我們的做法是,在知道對方需求情況下,去給對方匹配。就像開車,我們認為創業者是駕駛員,我們把自己定位為副駕駛員,負責給駕駛員導航開路,避免他開到坑里去,同時幫駕駛員排憂解難,當然也會給車加油。但是,車是創業者在開,想踩油門或者剎車是創業者自己決定的事。這其中不存在教練和學員或者老板和下屬的關系,我們和創業者之間更多的是伙伴關系。
資本寒冬下,創業和投資會變得更理性
新京報:當前VC行業還有那些可以被創新?
潘翔:VC這個行業本身是在幫助別人管理資產。一般情況下,中產階級對于自身資產的配置主要是:固定收益類的產品、股票、房產等。對于風險投資的正常配置比例是不應該超過5%的。而VC這個行業區別于企業資產類別的特點是可以產生超額的回報,對于市場上提到的管理費對賭這種創新,其實本質沒有太多變化。因為VC的主要回報是來自于被投企業退出后的收益。
新京報:所以你認為的新玩法是機制的創新?
潘翔:是機制和文化的創新。VC這個行業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么把優秀的投資人留住。對于一只基金而言什么樣的文化留什么樣的人,畢竟每只基金核心資產一定是投資團隊。
新京報:最近所謂的資本寒冬,對行業有哪些影響?
潘翔:在當前資本寒冬情況下,很多投資機構的投資速度降下來了,但實際投資環境并沒有那么夸張,好的公司照樣可以融到錢。只是這段時間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這段時間融資速度會比較慢,金額也會相對比較偏少,估值也會偏低或者趨于合理。
另外,投融資不可能一直火熱下去,中間是需要調整的。調整帶來的結果是創業會變得理性,投資也會更理性,眼光會放得更長遠。
新京報:在目前環境下,對于融到錢的公司,你有什么建議?
潘翔:首先要控制現金流,很多公司死掉的部分原因是現金流斷了。如果公司要想能夠持續長久活下來,現金流很重要,一分錢要掰成三瓣用。
其次,可以適當高歌猛進。現在大多數的公司沒有融到錢,或者很多創業公司覺得自己過得不是很好,這里面會有一些比較好的人才或者一些比較好的idea,融到了錢的公司可以借此去談資源整合或者吸引優秀的人才加盟。
最后是練內功,趁這個時間梳理業務,以及對團隊進行整合,為了現金流或者公司能活下去,裁員也是一種策略。
新京報:這輪資本寒冬光速安振計劃怎么過?
潘翔:在別人特別熱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但市場冷的時候我們更是要積極地去看項目,保持穩定的投資節奏。至于投資策略,堅持投人和投早期一直是我們不變的打法。
投融資不可能一直火熱下去,中間是需要調整的。調整帶來的結果是創業會變得理性,投資也會更理性,眼光會放得更長遠。——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