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股有望成A股上漲新主力】有分析認為,鑒于房地產在穩增長中的作用,隨著未來政策進一步釋放利好,房地產板塊有望成為A股穩步回升的又一股力量。
樓市或迎久違的政策“蜜月期”
昨日滬指延續調整走勢,雖有銀行、地產股護盤,但創業板指跌逾2%,兩市逾2300股下挫。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3568.47點,跌幅1.01%,成交3923億元;深證成指報12283.76點,跌幅1.82%,成交5508億元;創業板指報2661.17點,跌幅2.06%。
過去1個月間,高層罕見地密集提及房地產,而且去庫存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受此影響,地產股周三集體發力,保利地產盤中漲停,萬科A股盤中沖擊漲停,140只地產股平均上漲1%,和銀行股一道成為當天僅有的兩個飄紅的板塊。
有分析認為,鑒于房地產在穩增長中的作用,隨著未來政策進一步釋放利好,房地產板塊有望成為A股穩步回升的又一股力量。
一位資深房地產研究人士表示,昨日房地產股集體上漲的背后是因為去庫存可能帶來的政策放松預期。
上市房企去庫存壓力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10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9489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64790億元,增長14.9%,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
而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8632萬平方米,比9月末增加212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1180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面積增加56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增加709萬平方米。這也意味著,不考慮新增供應的前提下,目前的庫存需要7個多月消化。
記者統計也發現,A股上市公司中,140家房地產企業截至三季度末的存貨為3.05萬億元。其中,綠地控股和萬科的存貨分別達3571.34億元和3513.92億元。保利地產截至三季末的存貨為2871.01億元。招商地產也達1201.88億元。另外,華夏幸福、金地集團、首開股份、金科集團、中南建設、金融街、榮盛發展等三季度末的存貨也都超過600億元。
“從目前存貨和市場消化速度看,僅上市公司方面,樓市去庫存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有研究人士稱。因此,不少專業人士預計,未來房地產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放松。
萬聯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古振華對廣州日報記者表示,10月國內房價漲幅放緩,不排除政策對地產行業進一步放松。這也成為昨日房地產股集體上漲的主要動力。
有望走出一波行情
由于房地產涉及多個行業,房地產市場回暖有可能帶動如鋼鐵、水泥、有色等相關產業的好轉。因此,不少股民認為,房地產政策放松預期也可能帶來房地產股、鋼鐵板塊等相關產業鏈個股(地產概念)上漲,從而讓A股出現空中加油行情。
昨日滬深兩市雙雙高開,房地產板塊領漲,萬科A最高上漲到15.27元,漲幅達9.07%。除中天城投、中江地產和中航地產外,陽光城、榮安地產、保利地產、綠地控股、格力地產等盤中也一度漲停。截至收盤,140家房地產股平均漲幅為0.98%。
古振華對廣州日報記者表示,房地產市場政策再次釋放調整信號,龍頭地產股整體估值不高,投資者短期仍可適當參與反彈。但長期而言,地產行業去庫存時間較長,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獲取超額收益需要等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樓市產業鏈上的有色、水泥、鋼鐵、基建等個股昨日也并未跟隨房地產股上漲。反而多數跟隨券商股回調。
有分析指出,10月以來A股市場反彈邏輯包括風險偏好的修復、無風險利率的繼續下行等因素在當前市場中的影響力已經顯著弱化,而且下周將迎來新股申購周,資金壓力將逐步顯現,短期市場存在調整壓力。雖然地產股昨日尚未頂住券商股回調帶來的沖擊。不過,從中長期看,隨著高層不斷發出積極信號,有關樓市松綁政策可能會陸續出臺,連續盤整的地產股依然有望走出一波行情,成為大盤走高的又一股力量。
行業
觀察
金融創新是方向
政策利好仍可期
萬科“以租代售”傳聞掀起的風波隨著萬科的回應而平息,但金融創新卻成為業內熱烈討論的重點。業內人士認為,近日“房產稅目可能不征”的討論,意味著前預期政策利好仍將陸續有來,年前仍有可能再迎來貨幣和財政政策寬松的好消息。
市場
外圍剛需買家轉入
進入11月,廣州樓市的成交趨勢放緩,根據搜房網廣州二手房數據中心監控的數據顯示,二手住宅網簽量連跌兩周,單周成交量維持在1300套左右的水平。搜房網廣州二手電商商圈經理農華鋒認為,樓市淡季來臨,業主心理較之前有所軟化,談價空間加大,廣州外圍區域、佛山新盤在庫存壓力下加大促銷力度,分流不少剛需買家轉而購入新房。
據了解,目前廣州二手樓市場總體的去庫存壓力并不大。越秀二手樓市在二孩政策放開后,有價無市的現象再度加劇;早前降息利好刺激下番禺成交量躍升至全市第一,二手業主陸續漲價;天河、海珠方面受廣鋼地塊、廣州國際金融城等利好消息刺激,部分板塊如工業大道、員村等,備受看好,業主紛紛惜售房產或是提高叫價放盤。
同時,開發商因為資金回籠目標,庫存壓力較二手房大,由十一黃金周期間起加大促銷力度,分流了部分首次置業的年輕買家轉而到郊區或是佛山買新盤。
金融業務
成地產電商產業鏈
“自從電商進入房產中介行業,金融已成為其打造房產交易閉環的重要環節,主要是為了促進房產交易而存在。”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不少電商都推出金融業務,為購房者提供一條龍的服務。
對于開發商來說,與金融的“聯姻”是一拍即合,如產城融合模式、地產金融模式、城市綜合體、文創產業綜合體、旅游度假社區、養老住區、產業園區等。
開發商正在推進“去房產化”、“輕資產化”,如綠地建立金融控股集團、萬達打造金融帝國、萬科聯手私募基金轉型,都是在利用已有的資源進行金融創新。
業內觀點:政策利好或陸續有來
3月份的新政以來,政府推出營業稅五改二、降息降準的多項利好政策,都顯示出其維持樓市健康發展的決心。中原地產部總經理黃韜認為,如果經濟大環境沒有明顯改變,仍然存在降準降息的機會。
黃韜表示,降準降息本身對于房地產業并不是直接的刺激:“但是間接使購房者供樓成本低了,利息低了,整體經濟有所好轉而購房需求增加,其他一些除了一線城市以外,因為補貼等,消費都有可能受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