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購物愈演愈烈,令沉迷于網購又時常后悔的“剁手黨”群體不斷壯大。對于擁有人口紅利的中國,二手市場的潛力更是不言自明。然而,中國網絡二手交易日前主要存在于C2C(個人對個人)這個特定的領域,在規范性、安全性、售后維權等方面的法規都不夠健全,亂象叢生亟待全面規范。
“雙11”余溫未盡,許多買家的“寶貝”仍在途中,賣家們又打出“雙11爆款,緊急補貨”的旗號,毫無偃旗息鼓之意。而就在“雙11”的第二天,58趕集巧妙借勢“購物狂歡節”的余熱,依托微信平臺推出個人閑置物品交易APP“轉轉”。百姓網也再次發力,上線了處理“二手”最快僅需0.9天的“閑置真心送”特色服務。
互聯網購物愈演愈烈,令沉迷于網購又時常后悔的“剁手黨”群體不斷壯大。對于擁有人口紅利的中國,二手市場的潛力更是不言自明。然而,中國網絡二手交易日前主要存在于C2C(個人對個人)這個特定的領域,在規范性、安全性、售后維權等方面的法規都不夠健全,亂象叢生亟待全面規范。
熱度未減:二手交易平臺繼續發力
如今,一邊沖動狂買,一邊尋思轉賣,已成為“剁手黨”自我拯救的新趨勢。二手物品交易,成為互聯網商品交易的重要模塊,在手機應用商店里輸入“二手閑置”,就能搜索出“閑魚”、“獵趣”、“空空狐”等十幾個閑置物品手機應用。語音描述、一鍵轉賣、交易擔保,各大二手交易APP以不同的定位和特色活躍于二手交易市場。58趕集與百姓網日前也借“后雙11經濟”的東風,各出新招。
“雙11”剛過,58趕集便正式上線C2C二手交易平臺“轉轉”。巧妙借力“全民購物”的熱點,“轉轉”一上線即占據了各大媒體頭條。值得關注的是,“轉轉”通過微信支付及一鍵分享朋友圈的方式,實現驗貨付款,支持用戶在交易前后與朋友圈好友互動,既促進了閑置物品的高效流轉,也活躍了C2C用戶的二次、多次交易。除了擁有微信強大的社交流量,58趕集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分類信息網站,其龐大的用戶量更是“轉轉”的制勝法寶。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轉轉”能否發展為高頻交易平臺,各方都拭目以待。
專注于為用戶提供多樣二手處理方案的分類信息網站百姓網也不甘示弱,改版了APP,推陳出新增加了“閑置真心送”的版塊,意在通過轉贈為用戶快速解決閑置物。據了解,百姓網參與“閑置真心送”的用戶平均0.9天就能將閑置物品轉贈,且有近90%的帖子在發布當天就會得到申請。用戶還可根據GPS定位查詢身邊的二手信息,贈送方也可只選擇私信聯系的方式來保障私密與安全性。業內人士表示,從用戶體驗來說,“閑置真心送”這種變“廢”為寶的平臺,在某種程度上還能提高用戶的幸福指數,意義非凡。
需求擴大:繁榮背后問題頻現
隨著互聯網消費升級,共享經濟大行其道,閑置物品的交易需求正在井噴。百姓網數據分析師表示,2014-2015年,二手市場交易頻繁,信息增長量達200%。另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在趕集網,每天有幾十萬條與二手物品交易相關的帖子發布,且該數據正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長。而淘寶二手平臺的用戶調研報告也顯示,超過98%的人都有閑置物品。然而,通過各大交易平臺進行物品轉置,真的都能夠令買賣雙方皆滿意,順利完成交易?事實上并沒有那么簡單。
商品質量難以把控是二手交易平臺面臨的普遍也是最大的問題。譬如,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導致人們的閑置手機越來越多。二手交易平臺即成了變“閑”為“現”、各取所需最便捷的渠道。但閑置產品畢竟不是全新商品,二手智能產品則更加特殊,即便是驗貨付款,也無法當即窺見其真實質量。據《長春晚報》日前報道,網友劉女士就通過趕集網相中了一臺蘋果5S手機,并且還是通過實地驗貨付款的方式購得手機,但劉女士返家后便發現手機問題頻現,賣家多次拒接電話后竟直稱自己就是騙子,劉女士想怎樣都行。
維權無門也是移動二手交易的一大隱患。據《天津日報》近日報道,王女士通過“閑魚”購買了一條裙子,未仔細檢查就慣性地確認收貨。事后發現裙子與賣家描述并不相符,找賣家協商未果,欲發起維權卻發現找不到“售后維權”的入口。這樣維權無門的問題在二手交易平臺中屢見不鮮。淘寶“閑魚”應用的負責人張鯤鵬表示:“閑置領域的法律相對更少,法律提供的是總體框架,實際操作上還有很多困難。”
質量問題、維權無門僅是“閑置圈”亂象叢生的突出問題,還有許多二手閑置平臺的漏洞隨著“閑置圈”的火爆而無處遁形,包括退換爭議、支付安全、加價倒賣、物品掉包、售后糾紛……二手閑置平臺,確實有點亂。
亟待規范:雙管齊下劍指行業亂象
有業內人士預計,二手回收市場將達千億。58同城的CEO姚勁波也表示:“所有類目里,二手一直是增長最快的。”有需求即有市場,可是該如何保障移動二手交易行業有序、健康地發展呢?商家和買家都應當投身到這場整頓“閑置圈”的戰役中去,既能夠有效保障自身利益,又能夠推動移動二手閑置行業的利好發展。
一方面,相關部門應積極推動健全二手移動購物市場的準則。二手交易平臺應全面提高準入門檻,設置必要條件,例如用戶資質審核、實名制、信息綁定、建立誠信檔案、定制質量標準、把控交易流程等,力求從源頭上保障貨源的品質,并且更好地甄別真心想要轉讓閑置和意圖不軌的賣家。同時,二手交易平臺也應致力于完善售后維權渠道,依照專業人士的建議,“如果發現惡意欺騙、制假售假等行為,除了封號還應該進一步加大懲處的力度。”
另一方面,從消費者角度而言,在規范尚未健全的移動二手交易市場,應時刻提高防范意識、堅定維權意識。現在的二手移動交易市場,維權需要的時間長、精力多,許多消費者一時投訴無門便鳴金收兵,甘愿吃虧,加劇了“閑置圈”的亂象。同時,對于特殊物品,消費者應盡量不要輕易地進行線下交易,并且應選擇使用有保障的第三方付款平臺進行支付,有據可循,若出現商品質量疑問或遭遇欺詐時,也能夠及時跟進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