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了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為大眾帶來便捷的同時,其售后維修也成了消費者的煩心事,“天價維修費”、“山寨授權店”等問題層出不窮,就連“官方授權維修”也讓消費者傷透腦筋。手機維修行業亂象叢生,欲徹底解決此類問題,亟待行業標準的統一。
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了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為大眾帶來便捷的同時,其售后維修也成了消費者的煩心事,“天價維修費”、“山寨授權店”等問題層出不窮,就連“官方授權維修”也讓消費者傷透腦筋。手機維修行業亂象叢生,欲徹底解決此類問題,亟待行業標準的統一。
“授權服務”亂象叢生
智能手機在社會上越來越普及。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5年1-10月,國內手機出貨量4.08億部,同比增12.7%。越來越多的手機涌入市場,同時也凸顯了手機的售后問題。中消協近期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量居各投訴類型榜首,其中手機通訊類產品的質量問題投訴占比最高。與日俱增的問題手機,也讓售后維修成為普遍的消費難題。
令人吃驚的是,在諸多的售后問題中,有不少是在官方授權維修點發生的。以蘋果手機為例,全國很多的蘋果售后維修點存在價格欺詐等問題,飽受“果粉”的詬病。據《人民日報》報道,上海的王先生去蘋果官方維修點修理手機,卻被店家“踢皮球”,店家表示該維修點未獲該機型的授權,騙他到其他維修點進行維修。王先生表示在蘋果授權店還時常發生保期內收取維修費的事情。
山寨及假冒的服務授權店層出不窮,官方對此沒有任何有效的處理,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廣州的田女士按照官網的指示到了指定維修網點所在的大廈,卻因官方授權點開在了非官方授權的維修點對面,而進錯了店,不慎被山寨店拆了機而被官方維修點拒修。
事實上,不僅是蘋果,其他手機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手機售后維修難的問題,已成為行業的通病。
“授權服務”缺乏統一管理標準
官方授權維修點本應是品牌手機可信的權威維修渠道,但層出不窮的問題戳破了這些維修點的權威形象。手機售后維修市場問題不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廠商監督不力。手機廠商普遍未對授權點的維修及服務流程進行標準化,對于維修項目應否收費等問題沒有明確的標準,即使有標準,也難以全面落實、監督規范。對于山寨授權維修點,廠商多半未采取手段干涉,甚至發生山寨和正牌授權維修點對門齊開的混亂現象。
其次,廠商對授權點的管理方式有局限。業內人士稱,手機廠商多采取資格認證和服務商加盟的方式授權維修,雖然得到了廠商的授權認可,但經營上一般仍自負盈虧,這就導致部分授權維修點在盈利壓力下,對售后服務大打折扣,甚至出現價格欺詐現象。而這種加盟的管理方式往往受到人力及網絡的局限,廠商很難完全管控加盟方的服務質量水平,這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如今的手機售后維修亂象。
此外,消費者在遇到此類問題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向有關部門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也縱容了此商家售后維修亂象的滋生和發展。
維修行業亟待“有章可循”
手機銷售市場蒸蒸日上,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競爭力除了體現在產品自身的質量、功能、外觀和設計創新等售前功夫上,還體現在其售后維修的服務質量上,售前、售后共同構成了消費者完整的用戶體驗,每一項都不可或缺,廠商從自身長遠利益出發也不應忽略售后維修問題。但是手機維修行業的亂象不能僅靠廠商的一己之力解決,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從市場監管層面來說,除了對個案進行維權處理外,相關監管部門還需從宏觀對行業進行把控管理,完善手機維修行業監督制度的建設,統一行業標準,如制定相關行業規范,落實監督機制,規范維修配件價格,避免維修費虛高,加大對不良維修商的懲罰力度,從根本上杜絕電子產品售后維修亂象。
從手機及電子產品廠商層面來說,除了要積極響應監管層及行業統一規范外,還需從思想上重視起售后維修存在的問題,嚴厲打擊假冒山寨授權維修點。對官方授權的維修點,手機廠商應從制度上進行改革,以加強對授權維修店的管控,如改變授權維修點的加盟管理模式,進行直營服務,或制定完整的授權服務標準規范,并對授權點進行定期抽查監督,規范授權維修店的服務。
對消費者來說,除了在碰到欺詐消費的問題時應積極維權投訴外,還應盡量選擇正規售后維修店進行維修。為免遭遇山寨授權維修店,消費者可在維修前登錄品牌手機官網或撥打售后服務統一熱線查詢官方維修網點,在維修后要保存好相關票據,以便出現問題后進行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