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險集團11月10日宣布,以約15.7億美元協議全資收購美國信保人壽保險公司,約合人民幣100億元。收購尚待監管機構批準,滿足交割條件后計劃明年第二季度完成交易。
安邦保險集團11月10日宣布,以約15.7億美元協議全資收購美國信保人壽保險公司,約合人民幣100億元。收購尚待監管機構批準,滿足交割條件后計劃明年第二季度完成交易。
對于安邦此次收購美國信保人壽,我們認為:
首先,在國內利差收窄、人民幣貶值預期上升的宏觀背景下,保險資金開展境外投資正逢其時。
通常而言,影響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的宏觀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利差。比如英國和日本,在國內利差較窄、投資收益率偏低的情況下,為獲得更高的利差空間,資金“出海”的意愿更強烈。二是匯率。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保險資金境外投資受人民幣升值預期和國內利差相對較高等因素影響,保險資金境外投資規模比較有限。
而目前,這兩方面的因素正在發生逆轉。一方面,我國保險機構正在面臨利差收窄的壓力。在降融資成本的大背景下,至少在未來2-3年,中國仍處于低利率環境,對于保險負債端,在普惠金融以及費率市場化的大環境下,迫于競爭壓力,負債成本很難降下去,而對于資產端,保險資金對投資安全性的要求比一般資金更高,一直以來投資標的以利率敏感型為主,收益率會伴隨利率的下降快速下行,導致的結果是,在利率的下行過程中,保險資產端的收益率下行速度快于負債端成本率的下降,這也是近一段時間,我國金融市場出現“資產配置荒”、而這一問題在保險資產配置方面更為明顯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匯率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2010年以來,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有較大幅度的貶值,而人民幣匯率卻保持堅挺。同時,波士頓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綜合成本已居于發展中國家前列,高于印度 、印尼、泰國 、墨西哥等國。再加上,美國正在試圖通過TPP和TTIP重構國際貿易格局,在此背景下,資本外流的壓力很大,出口形勢也趨于惡化。
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上升,以及國內利差空間的逐步縮小的背景下,近期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的規模正在持續增加。在美國經濟在全球一枝獨秀、全球貨幣都在對美元貶值的大趨勢下,此次安邦投資美國信保人壽可謂正逢其時。
其次,安邦收購海外金融機構并非是為了獲取財務收益,而是在為成為國際化的金融帝國做鋪墊。
安邦近期頻繁投資海外保險、銀行等金融機構,是為了獲取這些金融資產的買賣價差嗎?非也。其真正目標是放在了國際綜合金融集團上。正如安邦保險董事長兼CEO吳小暉在談到安邦保險未來構想時所說的,“如果十年是一個輪回,10年后的安邦將會完成它的第二個輪回。第一,那時候安邦至少會在全球各大洲都有自己的企業。第二,安邦會在世界上很多資本市場上市,成為一個全球開放的企業。第三,安邦將會由不同膚色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組成。”安邦全資收購信保人壽再次表明其打造“以保險、投資為核心的,融銀行、資產管理、金融租賃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跨國金融服務集團”的戰略構想。
安邦收購美國信保人壽后,不僅能在美國本土擁有既定的收益和現金流,同時通過搭建全球保險服務網絡,實現全球客戶服務的戰略協同效應。此外,更為重要的是,安邦還能利用海外低成本的保險資金,嫁接全球和中國的投資機遇,并充分利用境內外利率、匯率環境的差異,開展“跨境套利”。
需要指出的是,保險資金投資海外權益類資產,需要明確其投資目的,即是戰略性投資還是財務性投資。通常按照投資總額在被投資企業總股本中的占比來劃分:超過5%的為戰略性投資,小于5%的為財務性投資。戰略性投資一般基于以下考慮:要么是不以獲取投資收益為主要目的,而主要是為了能與被投資企業開展戰略上的合作,從而延伸產業鏈,獲得協同效應;要么就是為了能進入被投資企業董事會,在公司財務和經營政策方面獲得一定的話語權,并從該公司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財務投資是則以獲取權益資產買賣價差收益為主要目的。根據保險資金特點,保險資金投資海外權益資產主要以獲取穩定收益為主,達到資產負債匹配的目的,因此,應當主要以財務投資為主,可適當開展戰略投資。
安邦之所以絕對控股甚至全資控股海外金融機構,并非出于保險資金通過多元化、全球化配置而獲取投資回報的目的,而是處于其自身發展戰略的考慮。這對國內的其他保險機構開展境外投資并不具有廣泛的借鑒意義。
第三,我國保險資金在海外投資標的的選擇上,可重點圍繞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不動產和權益兩類資產,直接或間接地投資于租金回報率高于境內負債成本的高收益不動產,以及成長性好、紅利回報高的優質股權。在投資順序上,可優先考慮不動產,其次才是權益資產。
在我國保險機構海外投資能力普遍不強的情況下,由于不動產的收益風險特征較為明顯,更易于把握,可作為優先考慮的投資標的。一方面,歐美發達國家的商業地產的租金回報率高于國內,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歐美等發達地區物業回報率普遍在5%以上,且具有一定升值空間,而我國物業投資回報率偏低,只有4%左右。另一方面,不動產的投資風險比較容易辨析。根據不動產的地段和入住率,判斷其客源和客流,同時與周圍樓價對比,其投資價值比較容易判斷。
而投資海外權益類資產,對投資能力的要求則要高得多,不僅需要對投資標的的資產狀況、客戶、盈利情況以及目標市場進行全面評估,同時還要把握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吃透法律稅收、交易規則等。此外對于海外并購,還需要具有國際運營經驗的高級管理人才,否則會面臨并購后的整合與經營風險。
與歐美海外投資團隊相比,投資渠道長期限于國內的中國保險機構,其法務、財務、項目投行等能力還比較弱,即使收購成功,后續風險也不容小覷。從這個角度來看,安邦收購信保人壽后面對的將是一系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