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不斷下行之際,理財產品和“寶寶”們收益明顯下滑,P2P產品也因風險大而飽受詬病。而原先堪稱“小眾”的互聯網票據理財近來異軍突起,受到不少投資者的青睞。
利率不斷下行之際,理財產品和“寶寶”們收益明顯下滑,P2P產品也因風險大而飽受詬病。而原先堪稱“小眾”的互聯網票據理財近來異軍突起,受到不少投資者的青睞。
眼下,有著銀行剛性兌付特質的互聯網票據理財已然成為各大在線理財平臺布局的重點,不但有蘇寧、京東、阿里、新浪為首的互聯網巨擘參與,也有一大批理財網站涉足這一領域。不過業內人士提醒,盡管票據理財多以銀行信用支持,但并不表示沒有風險,其高收益多為產品收益加平臺補貼構成,很難持久。
票據理財成各平臺布局重點
繼“寶寶”們大熱之后,互聯網理財市場刮起“票據”風。大部分的票據理財平臺都主要是個人對企業的借貸模式,這些企業會以其持有的銀行承兌匯票作為質押擔保,然后由互聯網平臺發布,最后向個人投資者融資,票據到期之后,以銀行兌付的資金作為還款來源,歸還投資者本息。因為最終資金是從銀行處獲得,在票據為真的情況下,除非銀行倒閉,否則很難出現逾期或壞賬情況。
目前,互聯網票據產品的期限往往都比較短,投資期限基本都在半年以下。“低門檻”、“高收益”、“低風險、銀行承諾兌付”都是互聯網票據理財平臺一致喊出的口號。
此前,阿里、淘寶、新浪都推出過年化收益率高達8%甚至近10%的票據理財產品,銷售火爆。據媒體報道,蘇寧云商上線的票據理財產品有12款,對外發行總額近100萬元,上線僅1分鐘就被秒搶。
昨日,記者在京東金融的票據理財中看到,新手專區推薦的票據理財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6.2%,不過兩款為期三十多天的高收益“小銀票”產品都顯示“已搶光”。
據京東人士介紹,京東金融這類產品發標比較頻繁,且受到了投資者的熱捧,這類理財產品一經發標,基本上半天時間就會被投資者搶購一空。
另外,蘇寧金融同樣將票據理財作為重要的理財產品,其銀承庫系列產品收益率達到了5%,投資期限為2個月到6個月不等,同樣銷售火爆。
部分票據理財利率虛高
據普益財富數據顯示,10月銀行發行的5553款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僅為4.54%。雖然多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不盡如人意,但銀行票據質押類理財仍然大行其道,部分平臺給出的收益率甚至達到了8%以上。為此,不少投資者紛紛選擇搶購此類理財。
有銀行票據部人士表示,今年以來,票面利率一直下滑,但即便如此,11月份的價格也要比3月份低了很多,目前6個月期限票據的票面利率在3.2%到3.25%之間,近期價格波動不會太大。
此外,國有五大行的票面利率要高于其他中小銀行,除了期限等因素影響票面利率外,信用背書也是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記者發現,大部分理財平臺上,中小銀行承兌匯票給出的收益往往要高于大行。
從目前的數據看,部分理財平臺給出的利率已經超過了直貼利率的一倍以上。互聯網業內人士表示,現在互聯網平臺出售的票據理財產品收益高,一方面是因為企業融資需求急切,希望盡快獲得資金,因而愿意付出相對較高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平臺為了促銷吸引人氣,自己掏腰包補貼。不過,這種補貼很難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