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多家媒體周四(11月19日)報道,中國人民銀行上周向內地人民幣代理行下達窗口指導,暫停或收緊向離岸參加行提供跨境融資,暫停的交易主要包括人民幣賬戶融資及參與債券回購。
據香港多家媒體周四(11月19日)報道,中國人民銀行上周向內地人民幣代理行下達窗口指導,暫停或收緊向離岸參加行提供跨境融資,暫停的交易主要包括人民幣賬戶融資及參與債券回購。
路透也報道了該消息,路透援引兩位不具名知情人士稱,中國央行亦要求暫停有資格的離岸人民幣清算行和參加行債券回購交易。另一名知情人士稱,央行在窗口指導中未限制有真實貿易背景的跨境人民幣融資。
而據另外兩位國有大行海外分支行人士表示,其所在機構已無法從在岸銀行取得融資。《英文虎報》則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稱,中國央行已要求離岸人民幣清算行暫停部分人民幣交易,人民幣賬戶融資及債券回購交易已經“暫停”。
中國央行在2013年發出簡化人民幣業務流程時的通知,容許“境內代理銀行對境外參加銀行的人民幣帳戶融資期限延長至一年,帳戶融資比例不得超過境內代理銀行人民幣各項存款上年末余額的3%”。
央行放寬代理行及參加行的融資后,香港銀行對境外銀行(包括但不限于大陸代理行)的應收款項,由2013年991億元人民幣飆升至2014年底的1,660億元人民幣,截至今年8月底則維持在1637億元人民幣的水準。
分析人士指出,央行收緊跨境融資既有打擊人民幣跨境套利,緩和離岸人民幣貶值壓力的意圖,也有防范人民幣加入SDR后引發資本外逃、陷入波動的風險。
首先為打擊跨境套利 緩解離岸人民幣貶值壓力
為了加入IMF特別提款權的貨幣籃子,央行以采取了一系列包括擴大外資準入中國金融市場的措施。可是實施這些政策的另一結果是給跨境套利帶來了更多的人民幣頭寸和機會。
路透社援引一家中資境外清算行人士稱,監管層意圖是限制近期跨境套利和人民幣匯率投機交易、限制CNH套息頭寸,提高空頭的成本。
華創證券在周四的報告中稱,“央行此舉可能希望限制這些機構在國內銀行間市場融資,避免它們將資金調出境外作為做空人民幣的資金來源,以穩定離岸人民幣匯率。”
馬來亞銀行駐新加坡高級外匯分析師Fiona Lim表示,這些明顯舉措顯示,鑒于11月初以來離岸人民幣已貶值一大段,尤其是在美聯儲升息可能性升高之前,中國央行希望緩和離岸人民幣貶值壓力。
其次或為入SDR后鋪路 防范波動風險
在人民幣加入SDR可能性越來越大之際,央行已經為人民幣加入SDR后可能出現波動在鋪路,此前IMF8月關于人民幣加入SDR的評估報告中提到,在岸和離岸匯差一直居高不下,是中國央行即便在人民幣加入SDR之后也必須處理的問題之一。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周四(11月19日)指出,日內市場傳出有關中國暫停境內代理行向境外參與行提供部分跨境人民幣融資的消息,可能反映了決策者先發制人,以防范人民幣在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后陷入波動的風險。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指出,一旦人民幣成為SDR或者儲備貨幣,自然會有更多的對于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的需求,資金會流入中國,但是施行QDII2及進一步開放資本賬戶,特別是在今年美聯儲即將開啟加息周期的時候,又可能引發大規模資本外逃,因此守住匯率、守住經濟底線,抑制資產價格泡沫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