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在美上市中企患“思鄉病” 發展遇阻欲回國】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7日報道,雖然今夏中國股市暴跌且自7月份以來上海和深圳等關鍵交易所暫停新股發行,但許多這樣的公司——尤其是技術、傳媒和電信領域——正考慮私有化,然后回國重新上市,希望以此獲益于更高的估值。
外媒稱,近年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正經歷持續的思鄉病。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7日報道,雖然今夏中國股市暴跌且自7月份以來上海和深圳等關鍵交易所暫停新股發行,但許多這樣的公司——尤其是技術、傳媒和電信領域——正考慮私有化,然后回國重新上市,希望以此獲益于更高的估值。
報道稱,根據美國金融數據提供商迪羅基公司的數據,今年到目前為止,在美上市的26家中國公司已宣布了私有化計劃,交易總價值達到310億美元的創紀錄水平,高于前六年的總和。雖然企業不大可能得益于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出現的天價估值,但目前交易還在繼續。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明陽風電集團有限公司表示,公司正設立特別委員會,來評估公司本月提出的初步私有化建議。
根據新浪的數據,該公司持有的美國存托憑證(ADR)目前的市盈率為6.5倍,而在中國上市的同類公司的市盈率至少為12倍。
中國一家國有銀行專門為此類交易提供貸款的人員說,這樣的交易還會繼續。他說:“我們正與明陽風電和其他許多中國公司就收購計劃的債務方案進行深入討論。這樣的交易從未停止過。”
報道稱,準備回國的在美上市中企大多是科技公司,在美國市場的表現不太好。紐約梅隆銀行中國企業ADR指數今年下跌了4.3%,低于所有美國主要股票指數。紐約梅隆銀行的這一指數追蹤30家中國公司的ADR趨勢,互聯網公司所占比例較高。
設在深圳的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執行董事張紅河(音)說:“私有化的中國公司正回到國內。它們在中國更容易吸引投資者和資金,因為它們在國內的認可度更高。”
華爾街一家銀行駐香港的證券分析師說,雖然美國投資者對阿里巴巴或百度等比較知名的中國公司表示出了興趣,但他們往往不愿投資他們不了解的公司,即便這些公司的財務表現看起來令人滿意。
報道稱,在美上市的中企還常常會成為做空機構的目標,這是它們在國內不會遇到的。例如,自2010年以來,僅美國渾水研究公司就至少做空了10只中國概念股。
資料圖:美股暴跌(圖片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