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進優出”的要求意味著什么?
國際商報:深改小組會議指出,要逐步變我國加工貿易的“大進大出”為“優進優出”,加貿“優”對外貿“強”的意義不言而喻。那么,“優進優出”的要求意味著什么?
崔凡:“優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多進我國短缺的原材料和資源性產品,從而降低國內資源消耗;二是對于我國存在技術短板的關鍵部件、關鍵設備也應大量引進,通過加工貿易促進技術外溢效應。“優出”的含義主要是促進我國產業向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創新驅動的方向發展,推動我國在高科技領域形成出口優勢。
馮雷:從本質上講,加工貿易從“大進大出”向“優進優出”轉變的要求,與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要求是一致的。第一,這兩種轉變都是放棄了單純的追求規模增長,都突出而明確地強調了質量優先增長的意義;第二,從國際競爭力的角度來看,“優進優出”和貿易強國是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提高的關鍵性標志。
盛丹:“優進優出”首先體現在產品品質的提升,這說明我國的加工貿易將實現產品品質的升級,由之前生產和加工低廉產品轉向高端產品。與此同時,產品品質的提升也將增強我國出口貿易的盈利能力,提高出口企業的利潤水平,這都是貿易強國的重要標志;其次,“優進優出”還體現在我國加工貿易產品技術的升級和技術含量的提高。貿易強國不僅要有大量產品的出口,這些產品的技術含量還要在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