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加工貿易的傳統優勢該如何鞏固?競爭新優勢應如何培育?
際商報:深改小組會議提出,要“以創新驅動和擴大開放為動力,堅持鞏固傳統優勢,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我國加工貿易的傳統優勢該如何鞏固?競爭新優勢應如何培育?
崔凡:過去幾十年,勞動力價格低廉是我國的主要競爭優勢;今后幾十年,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多的優勢將日益體現在市場需求方面,龐大而且增長速度很快的國內市場將成為我國經濟重要的優勢。要看到,我國加工貿易的傳統優勢并沒有完全消失。我國幅員遼闊、區域發展不平衡,內地、沿邊地區還有很多地方勞動力工資水平不高。但是這些地方和東部沿海地區相比交通運輸成本較高,基礎設施不足,因此發揮這些地區優勢的重要前提是加速國內基礎建設。此外,這些地區還需要加強產業區域規劃,推動產業的區域集聚,不要“四面開花”,這樣才能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形成出口競爭力。
盛丹:在勞動力成本逐步上升的環境下,鞏固我國加工貿易的傳統優勢應著手提高我國的人力資本水平,逐步提高勞動力的整體素質,不僅要改善基礎教育、義務教育的條件,提高國民的基本素質,還應完善各類技術教育、在職培訓等教育機構,提高員工素質。培養我國加工貿易的競爭新優勢應不斷依靠創新驅動和擴大開放,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技術升級,使我國的加工貿易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技術密集型產業。一方面,國家要增加研發經費的支出,推動科技創新的發展,同時要對企業的研發創新進行政策上的支持和財政上的優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出口、外資等帶來的先進技術溢出效應,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