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停車費、房屋住宅買賣中介費、機場大巴票價等價格將在明年1月1日起正式放開,交由市場定價。昨日,新版《北京市定價目錄》正式發布。政府定價項目由2002年版的94項減少到41項,其中放開57項,按國家要求增加4項,縮減幅度達到56%。
新版《北京市定價目錄》明年起實施,57個項目不再由政府定價;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納入目錄
住宅小區停車費、房屋住宅買賣中介費、機場大巴票價等價格將在明年1月1日起正式放開,交由市場定價。昨日,新版《北京市定價目錄》正式發布。政府定價項目由2002年版的94項減少到41項,其中放開57項,按國家要求增加4項,縮減幅度達到56%。
雍和宮定價下放至東城
新版《中央定價目錄》已于10月21日正式公布,定價項目縮減了80%左右。而新版的《北京市定價目錄》中,政府定價項目減少到41項,保留的項目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和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三大領域。
在保留的項目中,由市級價格主管部門牽頭負責的共有22項,主要是全市性、基礎性的重要民生價格,包括水、電、氣、熱、公交、基本醫療服務等。
還有一些與行業管理關系密切、專業性較強的定價事項,一律明確由行業管理部門制定,共有11項,主要涉及住房、高速公路管理、養老和殯葬服務領域。
對于區域性特征明顯的定價事項,此次一律下放區縣管理,共有8項,包括郊區客運票價、郊區電動出租車運價、公辦中小學教育住宿費、部分景區門票等。
具體而言,公辦高中住宿費定價權限下放至高中屬地區人民政府管理,雍和宮、天安門城樓、勞動人民文化宮(含園中園)定價權限下放至東城區人民政府管理,雙秀公園定價權限下放至西城區人民政府管理。
機場大巴票價明年起放開
放開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具備競爭條件,或屬于過程性、環節性的政府定價項目,涉及專業服務、公用事業、重要商品、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
其中,13項是國家要求地方放開的,包括電信業務收費、房地產中介(住宅買賣)服務收費、房地產價格評估收費、住宅小區停車服務收費等,另外44項是結合北京實際情況放開的。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機場大巴票價也全面放開。
同時,定價目錄此次按國家要求增加了4項,包括教材價格、公證服務收費和司法鑒定服務收費、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
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費要調價需聽證
此外,此次還修訂了《北京市價格聽證目錄》。
新版聽證目錄,將國家法律法規明確要求進行聽證的項目全部納入。對于沒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但屬于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和市政府安排的其他調價項目,也將進行聽證。
對比2002版聽證目錄,新版聽證目錄新增了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費、有線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和城市居民垃圾處理費等。
■ 追問
價格放開是否意味會漲價?
將定價權限交由市場主體,是否意味著價格一定會上漲呢?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放開并不意味著漲價,而是會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和供需的調整,使價格更趨于合理。她舉例說,今年上半年按照國家要求放開藥價管理后,價格也是有升有降的,藥品總體價格甚至是有所降低的。
像明年即將放開的機場大巴票價,該負責人也表示,放開是考慮到機場大巴不具備壟斷性。即使全面放開,也不會大幅度漲價,而是會根據周邊公共交通的情況,按照比價關系合理定價。
政府部門如何防價格異動?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藥價放開時,發改委與衛生等行業主管部門一起分3次組織醫藥行業協會、醫療衛生機構、大型連鎖藥店、藥品生產批發企業開展提醒告誡工作,引導市場主體規范價格行為,覆蓋了全市超過80%的醫療機構及藥品經營企業。
針對此次放開的定價項目,價格主管部門也將與行業管理部門一起,繼續召開大范圍的提醒告誡會,規范經營主體定價行為。
對于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領域,將相關價格納入日常監測范圍,加強價格監測分析預警,及時掌握相關商品和服務市場價格動態,一旦發現價格運行中的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價格異動。
■ 焦點
“雙過半”業主同意停車費才能調價
同意調價的業主需占總人數一半以上,專有部分也需占建筑物總面積過半
昨日發布的新版定價目錄中,最引人關注的,當屬住宅小區的停車費從明年起全面放開,即不再由政府統一定價,而是交給市場“這只手”。這意味著,明年起,除了占道停車和P+R停車,北京的停車收費全部放開。
早在2002年,北京居住區地下停車場就開始實行市場調節價,這次又進一步放開了居住區地面停車收費。
據悉,北京現行的小區停車價格中,地面臨時停放首小時免費,往后每兩小時1元,長期停放不高于150元每月、1600元每年。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放開小區停車費,主要考慮到住宅小區跟物業的管理密不可分,將小區停車費作為物業重大管理事項,也是推進社區的自治,通過老百姓和物業之間的協商,實現價格和服務水平的對等。
為了防止小區停車費放開后漲價,此次擬將居住區停車是否收費和收費標準調整,作為重大物業管理事項,納入管理規約。變動和調整要按照《物業管理條例》、《北京市物業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程序。也就是說,以后住宅小區停車費將由業主來定。
具體而言,對于物業服務企業已進駐的小區,按照《北京市物業管理辦法》規定,物業或停車企業調整居住區停車收費標準,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即“雙過半”。
對于物業服務企業未進駐的小區,停車收費的確定或調整,參照老舊小區社區自治式服務管理模式,由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牽頭,指導小區服務管理組織或社區居委會協助業主確定。
對于放開停車收費后、居住區的收費糾紛問題,將由屬地政府相關部門為爭議雙方搭建溝通平臺,幫助雙方取得一致意見。
如果協商不成還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目前法院已實施立案登記制度,對于經營企業不按規定程序調整收費標準,或者停車不繳費的,業主(單個業主或多名業主)和停車場經營企業,都可以通過司法民事訴訟途徑解決。
此外,針對居住小區停車收費、機動車檢測收費、房地產中介服務收費等關系百姓日常生活的重點領域,都將開展專項檢查活動,對涉嫌壟斷行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各類價格違法行為,要形成高壓態勢,露頭就打,確保政策的平穩銜接和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