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兩市近期盤內震蕩頻繁,其中A股在突破3600點之后,上攻屢次受挫,轉而震蕩下跌,但是下跌空間也十分有限,依然在年線附近徘徊,據國內知名第三方理財機構嘉豐瑞德數據研究中心統計整理的股市11月19日的數據顯示:滬深兩市成交額再次低于1萬億元,合計僅有9431.14億元,滬指成交量也只有2.98億手,兩市量能再度萎縮,而且A股盤中日K線已經下破年線,后市震蕩可能漸成常態,年內市場大行情沒有,小情緒將會不斷。
11月19日,滬深兩市小幅高開,但是兩市K線走勢較為震蕩,而且早盤量能嚴重不足,截至早盤收盤,A股成交額只有1611.62億元,成交量僅為1.22億手,縮量震蕩行情再現,場內存量資金多空博弈熱情猶存,但是交易欲望不足,在國家經濟下行壓力未有效緩解的情況下,年內出現大行情的可能性極小,而受市場政策影響出現一小波震蕩上行或者下行的行情概率更大。
第一,美聯儲本周三公布的10月會議紀要傳遞出強烈的12月加息信號。這對市場而言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美聯儲12月一旦宣布加息,將會引發國內市場資金大幅外流,市場短期內出現震蕩下跌概率較大,而且嘉豐瑞德資深理財師William認為來自外圍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并不局限于美聯儲12月份是否加息的問題,還有來自歐洲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巴黎暴恐事件就是一個黑天鵝,雖然之后對市場影響不大,但是極有可能成為歐洲經濟形勢的一個轉折點,進而影響年內中國市場。
第二,年內市場還會出現一些利好消息,也能給市場帶來一股春風,但是熱情過后,市場仍會步入震蕩格局。首先就是11月底IMF決議是否正式將人民幣納入SDR這一事件,這對中國股市來講是重大利好消息,之前IMF以及美國發聲支持人民幣納入SDR引發國內股市上漲就是很好的證明,但是消息過后,股市就震蕩回調;另一方面是證監會近期公布了IPO新政以及征求意見稿,對最終推行 IPO注冊制有助推作用,年內新股發行雖然仍按照IPO舊制,并不影響投資者打新股的情緒;此外,10月CPI同比漲幅再次回落也可能促使政府年內再度“降準降息”,這些都會引發市場的震蕩。
第三,年底資金收縮,市場沒有過多增量資金的入場,市場平穩缺乏有效量能的維持。年底市場上普遍存在資金緊張的情況,而且各大金融機構為了完成年終業績目標,會采取各種對策吸引資金。這對本就缺少增量資金進場的股市而言并不是好消息,場內存量資金的轉換并不能維持市場的平穩。
此外,年內各種政治經濟事件,尤其是涉及財經的熱點信息都會成為擾動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投資者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就如之前領漲的券商股以及后來大漲的題材股都在18日震蕩走跌,也表明短期的主題熱點事件會引發投機者炒作套利,散戶化傾向嚴重,這也最易引發市場的震蕩,雖然盤中有不斷涌現的護盤力量,但是也難扭轉市場的震蕩格局。
當前市場上的結構性行情還在,但是更多的是主題熱點輪番上陣的情況會更多,大盤在震蕩,而一些熱點主題股可能會比較火熱,所以投資者要注意規避市場震蕩風險,可暫且保持觀望或輕倉參與市場,因為年內再現大漲行情是小概率事件,市場漲跌幅度都會在一個較窄的區間內,股市賺錢的效應并不是很強烈,投資者配置一些優質的如穩利精選基金這類投資期限靈活的短期理財產品平抑年內這段時間市場的震蕩風險會更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