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時候,你的孩子正在做什么?在玩過家家、看動畫片、跟父母親要零用錢?如果是這樣,那你就要反思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了。看看別人家11歲的孩子是怎么樣的?
據新聞報道,英國有一個名叫亨利(Henry Patterson)的小男孩,在他11歲時已經成功開店當老板,每年的收入達到約63萬元,竟比一般的成年人收入高出許多。
一個小小年紀的孩子為何會擁有如此出眾的商業頭腦呢?從他的創業經歷來看,除了男孩本身的聰慧之外,也離不開其父母的教育與引導。國內知名第三方理財機構嘉豐瑞德的理財師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他的第一位老師,所以孩子的賺錢頭腦、理財能力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
那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們該怎么樣教育和引導孩子學會賺錢、理財呢?嘉豐瑞德理財師認為,關鍵要做好以下三點:
1、要讓他在生活中學會賺錢與花錢
在教育孩子理財的過程中,首先,父母要讓他們明白金錢的價值,知道金錢對于生活的重要性,但同時也要教會他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其次,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孩子理財也要從簡單的方法教起,父母不僅要教會他們如何在不拉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省錢,也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將錢花得有價值,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利用自己的本事賺錢、投資。最后,父母要耐心解答他們關于投資理財方面的一些疑問,比如說,當他問你什么是“穩利精選基金”、什么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之類的問題時,不要簡單地以“這個很復雜,以后告訴你”、“小孩子問這個做什么”之類的話來回答他。
2、鼓勵他實踐自己的創業想法
如果你的孩子有自己的創業想法,不管他是3歲、5歲,還是17歲,也不要管他是尚在學校念書,還是已經出了社會,一定不要用悲觀的言論去打擊他的自信心,更不要用“不務正業”之類的話去批評、責罵他,而是要以正確的方式對他進行鼓勵和引導。
比如說,如果你發現他的創業想法有缺陷,你可以與他一起討論,然后自然地將問題提出來,再讓他自己決定是否還要堅持創業。如果他的創業想法成熟,而成本又不是非常高,你可以鼓勵他去實踐自己的創業想法,甚至是資助他一筆創業資金,即使失敗了,這份創業經歷也值得這筆“學費”。
3、不會向他隱瞞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
中國的父母們在談到錢的話題時會盡量的避開孩子,因為不想給孩子知道家庭的經濟壓力。而美國的父母則相反,他們會讓孩子們盡早地參與到家庭財務會議的討論當中,讓孩子更早地體會到家庭的經濟壓力。
嘉豐瑞德理財師認為,在這一方面,美國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很可取的。讓孩子早些知道家庭的實際財務狀況,能讓他們更早地體會到家庭責任,讓他們感覺到自己需要為家庭生活而出一份力。
在中國,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財時,多持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他們認為,小孩子很少自己支配錢財,因此對于錢沒有什么概念也是正常的,等到他需要用錢的時候自然也就會知道怎么理財。事實上,對孩子的理財教育持放任態度是父母們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為了讓孩子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具備更強的獨立生活能力,父母對于孩子的理財教育,一定要乘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