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收購不符國家利益 澳肉牛帝國銷售暫時擱淺】出于維護國家利益的立場,澳財長莫里森(Scott Morrison)決定駁回針對肉牛帝國基德曼公司(S Kidman & Co Ltd)的外資收購申請。
出于維護國家利益的立場,澳財長莫里森(Scott Morrison)決定駁回針對肉牛帝國基德曼公司(S Kidman & Co Ltd)的外資收購申請。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11月19日周四,莫里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同意外資監管委員會FIRB所做建議,認為由外國投資者“以當前形式”收購基德曼資產不符合國家利益。
基德曼公司是澳大利亞最大私人土地持有者,名下牧場占到澳洲國土總面積近1.3%,占到全國農業土地的2.5%。基德曼擁有10座肉牛養殖場,分布在南澳、西澳、北領地和昆州偏遠地區,總面積101,411平方千米,持有牛群數量約185,000頭。從持有面積看遠超國內其它土地所有方。
莫里森提到,基德曼的Anna Creek養牛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獨塊地產,更重要的是,Anna Creek牧場租約的50%位于南澳的Woomera軍事禁區(WPA).WPA武器測試場在澳大利亞國防領域地位獨特且敏感,而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敏感區域開放是普遍做法。
“考慮到基德曼公司所持地產組合的規模和重要性,以及WPA場地相關的國家安全問題,尋求FIRB的建議后,我決定由外國人以當前的形式收購基德曼公司違反澳大利亞國家利益”,他說。
據悉在莫里森財長傳達其決定后,所有競標方都已選擇撤回遞交給FIRB的申請。因此本次最終決議并不針對任何具體外國投資人。
莫里森表示,接下來基德曼公司將可自行決定如何推進名下資產權益的轉讓。未來出現替代性提案或者其它收購方案時,他會依據其優點進行審視,同時也將確保最終的銷售方案不會抵觸國家利益。
莫里森重申,外資對于澳洲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澳大利亞歡迎符合國家利益的外國投資。澳農業部長喬伊斯(Barnaby Joyce)表示,讓公眾知道政府在外資審查上抱持嚴正態度,這很重要。他個人希望基德曼名下地產可留在澳人手中,但也意識到許多情況下引入外資有利于澳洲。
自今年4月宣布資產售出以來,基德曼肉牛養殖場資產引來海內外投資者密切關注和激烈競爭,據稱進入第二輪的競標者中中國企業占據主導地位。據澳聯社,在馬尼拉參加APEC峰會的特恩布爾總理向記者表示,基德曼資產引來諸多外國買家,不僅僅來自中國,因此其中不存在歧視問題。
今年以來澳政府收緊外資監管法規,要求所有案值在1500萬澳元以上的外資農地交易均須接受FIRB審批。
《澳華財經在線》早前報道,基德曼早前選定上海鵬欣關聯深交所上市公司湖南大康牧業作為優選競標方,隨后雙方進入排它性商談階段。據稱為符合監管要求,上海鵬欣著手找尋本地合伙方,展開聯合競購。
看似所有選手重回起跑線的情況下,未來基德曼資產銷售將如何推進,交易結構將如何調整,競爭格局又將有哪些變化?本網將密切跟蹤,請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