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更嚴 新三板欲堵漏借殼上市】所謂借殼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過收購或其他合法方式獲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并將自身相關資產及業務注入該上市公司,從而實現未上市資產與業務間接上市的行為。投資人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將原上市公司資產、業務進行必要處置或剝離后,將自己所屬業務“裝進”已上市公司并成為其主營業務。
所謂借殼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過收購或其他合法方式獲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并將自身相關資產及業務注入該上市公司,從而實現未上市資產與業務間接上市的行為。投資人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將原上市公司資產、業務進行必要處置或剝離后,將自己所屬業務“裝進”已上市公司并成為其主營業務。曾幾何時,借殼作為A股市場的上市手段備受青睞。如今,它的身影也出現在火爆的新三板中。
不合規就去借殼
盡管記者接觸的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在監管層的重視下借殼案例呈現減少趨勢,但是仍不乏對此執著的企業。以四川優博創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優博創”)和九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九信投資”)為例,前者為新三板掛牌企業,后者至今成立不足一年,但是兩次定向增發和一次股權出讓,就讓九信投資的實際控制人成為優博創的最大控股股東,此后的全資收購,則成功將九信投資的資產注入優博創,間接掛牌新三板。
“新三板借殼上市的案例今年以來比較明顯,但也沒有社會公眾認為的那么多,從8月開始,借殼上市受到的監管在已有的法律規范內更加嚴格了”,盈科律師事務所胡浩律師在接受《經濟》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作為A股市場中習以為常的基本上市手段,“借殼”為何出現在新三板中受到了更多關注?胡浩認為,一方面新三板近幾年都頗受關注,每一次有新事物出現或者變動都很容易牽動公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作為國內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三板處在成長期,在股市逐步穩定的情況下,它具有更多活力和可能,加之外界不少人認為該領域將是中國資本市場上最大的政策紅利,自然外界關注度也逐漸升溫。
借殼掛牌在新三板備受矚目似乎還有一個原因——新三板掛牌審查時間長、排隊久,很多企業等不起,擔心錯過時下的資本盛宴,所以想要通過借殼的方式追趕“快車”。這種觀點不僅認為監管機構當前的審查程序效率有待提高,也道出了不少企業對在新三板掛牌的渴望與急切。
對此,大成律師事務所王新峰律師表示難以贊同。他告訴記者,新三板的借殼現象與掛牌審查并無關聯,事實上現有掛牌審查時間較短,一般在兩個月內。今年6月,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股轉系統”)頒布了標準化的《掛牌審查一般問題內核參考要點(試行)》,通過問答方式對掛牌企業常規問題進行釋疑,這樣新三板掛牌審查程序實質上已被前移至券商內部審核部門。這樣一來,券商就分擔了掛牌企業的常規程序審查。因此,盡管當前排隊掛牌的企業較多,卻也沒有造成任何延誤,也就談不上排隊等候時間長的問題了。
然而,上述觀點卻說中了一件事。王新峰說:“之所以有企業到新三板借殼掛牌,是因為擬借殼公司在成立時間、歷史沿革、業務資質、法律合規等方面存在不符合掛牌條件的硬性問題,在企業自身直接掛牌無望的情況下采取借殼方式迂回登陸?!?/p>
根據股轉系統于2013年2月8日發布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第2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在新三板掛牌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依法設立且存續滿兩年,業務明確且具有持續經營能力,股權明晰等。而不少借殼掛牌的案例,都是為了繞開“時間關卡”。
審查欲收緊
“借殼掛牌在A股市場已經形成成熟的運作方式,監管模式和審核門檻都比較全面,但是新三板還沒做到這一步”,中投證券投資分析師何太紅這樣告訴《經濟》記者。她表示,按照現有的法律規范,非公眾公司以類似上述案例的方式借殼上市不存在任何法律關系上的硬傷。
經本刊記者梳理,目前新三板對于借殼的審查尚無明確文件規定,與借殼相關的規定散見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細則(試行)》、《非上市公眾公司收購管理辦法》、《非上市公眾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文件中,涉及收購人股東資格、實際控制人變更、股東人數等問題。
既然沒有現成規定,何必非要約束有上進心的企業呢?股轉系統內部人士告訴《經濟》記者,新三板掛牌條件的設立不是憑空而來的?!皩Ρ華股上市的條件和新三板的掛牌條件,可以發現前者要求企業要至少有3年的存續期而新三板只要求兩年,因為我們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看出一個企業的經營能力和機制設立”。他表示,A股要求上市企業要有連續盈利的能力,如果只觀察兩年,只能得出盈利與否的結論,卻看不到連續性,“新三板對連續性不作要求,所以兩年已經是最低門檻”。
只是如今借殼掛牌企業恰恰就繞開了這道關卡。王新峰表示,并非全部借殼上市的企業都不具備盈利能力,也并非所有的案例都源于擬掛牌企業存在嚴重缺陷。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公司通過借殼登陸新三板,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資本市場對該企業的正確判斷。
任何事物都有逐步規范的過程。消息顯示,目前股轉系統已意識到新三板借殼現象中出現的某些問題,也對外公開表示要頒布針對性文件,對借殼行為的審查擬由掛牌業務部和公司業務部共同把關,對于借殼公司也需要審查其是否具備新三板掛牌條件。而采訪中,業內分析人士也對《經濟》記者透露,并非借殼上市就一本萬利,借殼上市本身并不能為企業帶來大量資金,相反可能還需要支付一定的買殼費用。公司借殼上市之后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后才能實施再融資,以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