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3%,漲幅較9月收窄0.3個百分點,不僅連續第二個月回落,亦再次低于1.4%的市場普遍預期;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5.9%,跌幅再次持平于上月,也是連續第二個月未如市場預期出現收窄。多方分析認為,CPI、PPI連續兩個月漲幅低于市場預期,顯示當前低通脹壓力明顯增大。
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3%,漲幅較9月收窄0.3個百分點,不僅連續第二個月回落,亦再次低于1.4%的市場普遍預期;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5.9%,跌幅再次持平于上月,也是連續第二個月未如市場預期出現收窄。多方分析認為,CPI、PPI連續兩個月漲幅低于市場預期,顯示當前低通脹壓力明顯增大。
“我們分析認為,9月、10月CPI的走勢開始顯示出PPI增速持續下滑向CPI傳導的結果。PPI農副產品價格的波動對CPI食品部分存在一定的影響,尤其是糧食和豬肉的價格?!北本┐髮W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課題組成員蔡含篇對記者說。
值得注意的是,9月、10月CPI同比漲幅的收窄是與環比漲幅回落同步的,說明新漲價因素力量減弱是導致CPI回落的主要原因。于是機構預測,不排除CPI在年內后幾個月繼續走低的可能,進而導致低通脹風險進一步加大。
為應對低通脹風險,貨幣政策有必要繼續偏向寬松。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杰認為,隨著物價上升壓力下降,在國內經濟增長乏力和國外出口環境不利雙重因素影響下,貨幣寬松仍存在加碼空間?!邦A計后期貨幣政策偏向寬松,年內再次降準、降息預期仍在?!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