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仿佛成了規律,每次IPO重啟必然伴隨改革,有多少次重啟就有多少次制度改革。
水皮雜談,一家之言。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證監會前副主席姚剛接受調查,該來的還是來了。最近兩年經常有媒體爆出姚剛被調查的傳聞,最后都是子虛烏有,謠言似乎不攻自破,但這次是真的!
姚剛本人長相上乘,資深帥哥,當年北京市的高考狀元,進入北京大學國政系學習,后又留學日本,獲得博士學位。姚剛最后進入證監會工作,分管發行監管工作13年。眾所周知,發行監管部門是證監會最重要也是水最深的部門,所有公司上市都要通過該部門的監管,決定上市與否。公司上市,事關重大,決定企業的生存。如此重要的位置,姚剛一坐就坐了13年,其實一定程度上他也是受履歷所害,其中利益巨大,難抵誘惑。
到現在為止,證監會負責救市的三個負責人,除了副主席劉新華安全退休外,張育軍和姚剛被調查,證監會實在是提不起來。
最近IPO重啟,新股發行制度也進行了改革。仿佛成了規律,每次IPO重啟必然伴隨改革,有多少次重啟就有多少次制度改革。就本次新股的配售而言,之前就有過此舉,后又取消,現在又重新實施,制度變化之快讓投資人很難做決斷,也容易對政府部門制度的嚴肅性產生質疑。
前幾天召開的中央領導小組會議,習大大再次對股市作出指導。第一,化解風險;第二,完備融資功能;第三,完善基礎建設;第四,監管部門要到位;第五,投資者的保護要到位。證監會現在需要完善的地方還很多,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