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暴跌 中國引發世界原材料通縮加速】受中國經濟減速影響,全球資源和原材料的價格加速下跌。銅的價格進入11月后加劇下跌,目前處在6年半來的最低水平,鋼材的價格也較年初下跌了35%。顯示商品價格動態的代表性商品指數降至2013年來的最低水平。
受中國經濟減速影響,全球資源和原材料的價格加速下跌。銅的價格進入11月后加劇下跌,目前處在6年半來的最低水平,鋼材的價格也較年初下跌了35%。顯示商品價格動態的代表性商品指數降至2013年來的最低水平。雖然內需減少,資源進口增長放緩,但中國并未放緩對原材料等的生產,過剩產品被大量出口。中國引發的“原材料通縮”對全球的物價構成下行壓力。
代表性國際商品指數湯森路透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數(Thomson Reuters Core Commodity CRB Index,1967年=100)11月之后急劇下跌,17日跌至183.71,創下13年來的最低水平。11月19日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下跌2.9%,報504點,已連跌19天,并創紀錄新低。該指數衡量包括鐵礦石在內的大宗商品的船運成本。海岬型船當日價格下滑7.2%,報4015美元。與此同時,波羅的海交易所跟蹤的五種船型運價指數均走低。巴拿馬型船運價下跌1.9%,至每日3,737美元。
與中國有關的商品價格的下跌主要有2個原因。首先,中國對有色金屬等消費量較大的商品的進口放緩。中國的需求量占全球需求量50%的銅方面,受房地產行情惡化影響,面向建筑材料的銅的需求放緩。在倫敦市場上,繼11月初跌破1噸5000美元大關之后,18日一度跌破1噸4500美元關口。
鎳和鋅的價格也跌至近6~7年的最低水平。日本太平洋金屬的常務執行董事菅井一之指出,在鎳的最大消費地中國“作為鎳主要用途的不銹鋼的商品流通情況很差”。
各國對2016年中國的需求放緩抱有擔憂,原油價格的跌幅也出現擴大。中東產迪拜原油價格日前創出了7年來的最低價。
資料圖
另外,受中國設備過剩影響,對海外的材料出口急劇增多也產生了影響。粗鋼產量占全球一半的鋼鐵的價格大幅下跌。熱軋線圈的國際價格在1噸300美元左右,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值。
受2008年之后的經濟刺激政策提振,中國廠商積極加強金屬材料的設備產能,2014年中國的粗鋼產量達到2006年的2倍。不過,目前道路和鐵路的基礎設施投資告一段落,設備過剩愈發顯現。加之生產調整遲遲未能取得進展,過剩產品流向了亞洲市場。1~10月中國的鋼材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長25%。
中國的鋁冶煉行業目前60%以上的企業陷入虧損。1~10月鋁制品的出口量同比增長了10%以上。
資料圖
影響正在持續擴大。中國產鋼材涌入東南亞市場,被奪走市場的韓國浦項制鐵轉而加強對日本出口。進口鋼材價格出現下跌,日本國內的鋼材價格也比2015年初下跌了10%。
預計新日鐵住金2015財年(截至2016年3月)的合并經常利潤將同比減少45%。美國大型鋼鐵企業US鋼鐵和主力鋼鐵廠商AK鋼鐵決定暫停高爐運轉。 一方面,日本大成建設等大型建筑公司在鋼材價格下跌的背景下,上調了2015年度(截至2016年3月)的業績預期。
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受中國大量出口廉價原材料影響,“亞洲和新興市場的物價面臨下跌壓力,發達國家方面,已開始對美國的物價產生影響”(日本伊藤忠經濟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武田淳).
大宗商品新聞關注>>>
大宗商品獲高盛力挺:復蘇只會遲到不會落空
美聯儲12月加息之日 全球大宗商品恐再遭血洗
金銀多頭絕處逢生!一指標預示商品市場難以再跌
油價崩跌風險未消:2016年跌至25美元的五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