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和最有價值的品牌,蘋果受到分析師和媒體大量關注。但是,最近圍繞蘋果有許多負面情緒。部分媒體報道相當離譜,人們會認為它們只是為了炒作,有些媒體報道過分夸大了蘋果面臨的風險,其他媒體報道則有根有據,盡管它們的擔憂從未成為現實。
據國外媒體報道,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和最有價值的品牌,蘋果受到分析師和媒體大量關注。但是,最近圍繞蘋果有許多負面情緒。部分媒體報道相當離譜,人們會認為它們只是為了炒作,有些媒體報道過分夸大了蘋果面臨的風險,其他媒體報道則有根有據,盡管它們的擔憂從未成為現實。
作為投資,蘋果面臨的最切實的風險是,它不能繼續推動其標志性產品——iPhone銷售以合理的速度增長。這是因為蘋果就是iPhone,iPhone占到蘋果營收的至少50%,最高可達到近70%。
過去4個季度,蘋果一直是一家“分裂型”公司,其中3個季度iPhone業務增長了50%,1個季度增長了36%。蘋果其他業務的表現就沒有這么好了。在過去4個季度中的2個季度,蘋果其他業務營收出現了下滑。
鑒于iPhone占到蘋果營收的近三分之二,iPhone銷售的大幅放緩確實是個風險。這也是瑞士信貸的一份投資報告讓投資者感到恐慌的一個原因。
供應鏈已經成為蘋果未來產品和技術一個不夠完善但可靠的晴雨表。據瑞士信貸稱,蘋果已經通知零部件供應商,它對零部件的需求低于最初的預期。
至于具體數據,報告稱元器件訂貨量削減10%,意味著蘋果第四季度iPhone產量將低于8000萬部。蘋果把明年iPhone銷量預期由2.42億部下調至2.22億部,增幅僅為6%。
鑒于iPhone的價格與上一代相同,與去年漲價不同的是,未來蘋果iPhone業務和總體營收的增長都將相應放慢。如果出現這種狀況,這意味著蘋果最大的風險即將來臨。
值得指出的是,數個對蘋果有利的因素可能使瑞士信貸的分析“失去意義”。蘋果可能的租賃服務會縮短升級周期;有傳言稱蘋果考慮發布一款4英寸的iPhone,以增加銷售;中國市場的表現會繼續超過其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