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呼吁“美元之死”還為時過早,但美元確實已經失去了部分主導地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拉加德支持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代表IMF 188個成員國的執行董事會將在11月30日開會討論是否將人民幣納入SDR籃子之中。如獲批準,將在2016年10月份開始生效。到時,中國貨幣將被添加到IMF的一籃子貨幣里,向著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跨出一大步。
IMF總裁拉加德表示,該組織工作人員已建議將人民幣納入其儲備貨幣組成的特別提款權籃子(SDR),目前在SDR中的貨幣還有美元、歐元、英鎊、日元。IMF工作人員的點頭意味著執行董事會通過人民幣“入籃”決議幾乎是板上釘釘,因為IMF的主要成員,包括美國在內,都已經表示如果人民幣達到IMF的相關要求,他們會支持人民幣納入SDR。此舉將是SDR自2001年以來第一次調整籃子構成。
人民幣入籃,或許有助于IMF提高其與中國的地位,后者在2010年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根據2010年達成的改革計劃,中國及其他新興經濟體原本可增加在IMF的代表權,但美國國會尚未批準這項計劃。
得到IMF的認可對于十年來一直在為國際化而努力的人民幣不啻為一個重大的里程碑式事件。批準人民幣加入SDR可能將使更多國家得以放心地將人民幣納入自己的外匯儲備。
包括法國和英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已經表達了支持人民幣進入SDR。據路透社報道,一位財政部發言人表示,美國政府一直支持人民幣入SDR,條件是符合IMF的標準。
人民幣已經到來,站在貨幣戰士的精英俱樂部門口,等待與美元、日元、歐元和英鎊并駕齊驅。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不斷為本國貨幣在全球貿易中增加份量,推廣其作為支付貨幣及促使其最終成為儲備貨幣。納入SDR之后,人民幣的地位將往前邁進一大步,為央行們增加外匯儲備提供另一種選擇。
渣打集團[0.50%]和安盛投資管理預測,如果人民幣被納入SDR,全球將會有至少1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轉換為中國資產。
根據外匯分析師預測,全球央行對人民幣的需求高達5000億美元。然而,全球外匯儲備從去年就一直萎縮,如下圖(NBF經濟與戰略提供)所示:
圖注: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外匯儲備量
因此,為縮水的外匯儲備增添一筆人民幣,是一個加減游戲:若人民幣余額增加,央行就會減持其他種類的貨幣。
并非所有的央行都會透露自身的外匯儲備分配比例,但有圖表顯示今年第二季度60%的正式“分配”儲備貨幣分配情況:
美元現在仍處于主導地位。雖然呼吁“美元之死”還為時過早,但美元確實已經失去了部分主導地位。20世紀90年代,在歐元到來之前,美元占央行外匯儲備量的71%。在今年第二季度,這個比例已經跌到64%。
歐元地位受挫,從2009年27.6%的峰值下滑到20.5%。歐元的始創者們希望歐元與美元五五對分,成為制衡美國金融霸權的工具。然而,歐債危機使這個夢想破滅了。
當央行們開始為人民幣騰出一個座位時,即使歐元帶著許多問題和不確定性,仍是份量僅次于美元的儲備貨幣。
根據基于比利時的全球銀行結算系統SWI.T,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異軍突起的人民幣只遭遇了一點點挫折。
SWIFT在8月份的報告表示人民幣已崛起,擠掉了日元成為第四大支付貨幣,占據全球2.8%的市場份額。盡管這個比例對比中國的經濟實力來說不算大,但對比三年前0.8%的比例已算進步顯著。該報告總結人民幣擁有“作為世界主要貨幣的巨大潛力和絕妙契機。”
SWIFT的9月份報告顯示,人民幣使用率“有所回落”,在國際支付中排名第5, 市場份額為2.5%,表述中竟含帶些許惋惜。
無論人民幣排行第4還是第5,重要的是它擁有積極的增長趨勢。這種趨勢出現的緣由是越來越多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且越來越多銀行支持這些款項的結算。
人民幣排在美元(43.3%),歐元(28.6%), 英鎊(9.0%)和日元(2.9%)之后,但擊敗了加元(1.8%),瑞士法郎(1.6%)和其他貨幣。
成為全球主要貨幣的先決條件是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之一。若IMF投票贊成人民幣納入SDR,人民幣離儲備貨幣又更近了一大步。隨著時間推移,人民幣很可能成為世界三大支付貨幣和儲備貨幣之一。
當然,“美元霸權”還未動搖。有些事情需要時間。歐元已經奮戰過,但以失敗收場。歐債危機是致命一擊。也許當中國發生債務危機時,在美元債務大山不倒的前提下,美元會重新變得可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