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與中國去年的雙邊貿易額超過6000億新元。
東盟(ASEAN)和中國11月21日簽署文件,確定提升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據了解,這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基本架構可讓企業從更便利的貿易和經商環境中受益。
首次以新加坡外交部長身份出席東盟峰會及系列會議的維文,昨天中午出席東盟政治—安全共同體會議后,向隨行的新加坡記者透露以上消息。
維文說:“這次升級將加強貿易、投資和雙方的民間交流。隨著中國持續崛起,東盟與中國增進融合和接觸的程度,具有正面意義。”
中國與東盟在2001年11月同意針對成立自貿區啟動談判,隔年簽署了《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確定在2010年建立自貿區。雙方隨后又簽訂了貨品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協定。雙方今天簽署的升級協議(Upgrade Protocol)將進一步修訂各項協定,推出通關程序和促進貿易新條款,為東盟國家的企業爭取更多進入中國服務市場的機會,加強穩定和透明的投資環境,促進關稅自由化,以及推出跨境電子商業合作等。
中國作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與中國去年的雙邊貿易額超過6000億新元。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日前指出,中國和東盟自去年9月開始自貿區升級談判后,取得積極進展,有望于今年內完成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