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榮三七公告后“一”字漲停
深圳的冬天比往年都遲,但股市里高送轉的春天卻比往年都早。周四晚間,滬深兩市首份高送轉預案出爐:順榮三七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并派現金紅利1元,其股價昨日開盤便毫無懸念地實現“一”字板。
每年年末至下一年年報集中披露前,高送轉都是一個能夠受到市場反復關注,且持續性相當久的題材,市場上的很多牛股也是從這里面誕生。
周四、周五連續兩個交易日領漲的風格板塊,不是送轉潛力板塊就是預計高送轉板塊,或是已高送轉板塊,反正就是高送轉。再看看這些板塊中領漲的兩只龍頭股佳都科技和正業科技,前者9月以來股價已翻倍,后者從7月8日36.82元的最低價連續大漲,最高價整整翻了三倍。
高送轉題材年年都很瘋狂
每年年末至下一年年報集中披露前,高送轉都是一個能夠受到市場反復關注,且持續性相當久的題材,市場上的很多牛股也是從這里面誕生。
記者對過去3年年報高送轉(送轉比例在1∶1及以上)個股組合,在當年12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的股價表現統計發現,其表現可謂瘋狂。
2012年年報數據顯示,當年共有151家上市公司公布高送轉方案,該組合當年12月至次年5月累計平均漲幅高達76.47%,而同期大盤漲幅僅有16.18%。其中冠豪高新、和佳股份、掌趣科技和光線傳媒股價漲幅超200%;
2013年,兩市共有170家上市公司公布高送轉方案,該組合當年12月至次年5月累計平均漲幅高為11.90%,乍一看似乎漲幅平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大盤下跌了8.16%。這可看出高送轉概念具有一定的防御性。
2014年,兩市共有302家上市公司公布高送轉方案,該組合當年12月至次年5月累計平均漲幅高為150.56%,同期大盤漲幅為71.90%。其中,198股股價在這期間實現翻番,66股股價漲幅超過200%,再升科技在這期間漲幅超過9倍。
誰會是下一個順榮三七?
一般來說,良好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是上市公司實施高送轉的基石,而上市公司如能實施高送轉,則反過來強化投資者對公司良好成長性的預期,此間伴隨著公司股票除權帶來的流動性增強預期,上述整個過程構成了A股高送轉題材炒作的理由。
單從財務指標來說,首先得看每股資本公積。根據今年三季報數據,兩市每股資本公積高于1元的個股有1702只,占比超過六成。每股資本公積高于5元的個股為103只,占比不到4%。
目前兩市資本公積金最高的是今年6月上市的次新股厚普股份,目前每股資本公積金高達12.78元;其次是天齊鋰業,每股資本公積為12.64元;西泵股份、聯創股份每股資本公積也超過10元。
還剩下僅一個多月時間,2015年整個會計年度就將結束,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全年業績在目前、甚至是前三季度就已基本確定。
在此基礎上,如果上市公司業績出現高增長,且目前股價較高,妨礙了其股票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其推行高送轉的幾率將大幅增加。
我們篩選出今年三季度每股資本公積金高于5元,扣非后凈利同比出現增長,且最新股價高于30元的個股,共有39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