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聯儲準備實施近十年來首次加息之際,美元升值讓耶倫陷入了兩難困境。
分析師指出,美元匯率大幅攀升不僅說服了美聯儲(FED)至少等到12月再加息,同時也對美聯儲未來不會大幅度加息的觀點構成支持。
美聯儲設立的跟蹤美元兌美國最大貿易伙伴貨幣走勢的指數顯示,美元本月攀升至12年高位。造成美元貿易加權匯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在于美元兌歐洲和中國等主要出口國的貨幣走高。
期貨合約顯示,聯邦基金基準利率到2016年12月將升至大約0.80%,而美聯儲官員9月份的最新估計表明,他們預計明年將加息大約1個百分點。
在美聯儲決策者準備實施近十年來首次加息之際,美元升值讓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陷入兩難困境。在過去一個月中美聯儲的美元指標上漲近3%。
美元走強降低進口成本,加大了通脹率達到聯儲2%目標的難度,但同時也可能會促使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美元兌主要貨幣的走勢將因此面臨壓力。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 AG)駐法蘭克福高級外匯策略師Lutz Karpowitz說道:“美聯儲最近在一些聲明中已經提到,他們擔心強勢美元的影響,這意味著,一旦美元升值勢頭過于強勁,美聯儲就會調整貨幣政策。加息周期可能比市場目前預期的更加謹慎。”
根據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Inc.)的美元指數,美元今年已升值10%。
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的預估中值顯示,ICE美元指數到年底將下跌2.2%至97.4。周一(11月23日)亞市早盤該美元指數逼近100關口。
美聯儲一直聲稱美元方面的政策是由財政部負責。但近期會議紀要表明,美聯儲主席耶倫及其同僚們無法對美元的強勁表現避而不談。
事實上,美聯儲在最近多次的會議紀要中警告稱,美元強勢阻礙了經濟活動升溫,對美國出口構成壓力,而提到美元的次數也較今年稍早明顯增加。
此外,近期美元走強也吸引了美聯儲官員的注意,“二號人物”費希爾在上周四講話中比較少見地大篇幅談論美元匯率,涉及美元匯率上漲的因素以及負面影響等等。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Stanley Fischer)11月12日表示,美聯儲推遲加息的決定幫助抵消了美元走強對經濟造成的阻力。
匯豐銀行(SBC Holdings Plc)駐紐約的美國外匯策略主管Daragh Maher說道:“在過去,只有美國財政部的人才會談論美元,他們所談的唯一事情就是強勢美元符合美國利益。而在2015年我們看到的情況是,美聯儲更加樂于談論強勢美元對經濟增長、通脹以及利率的影響。費希爾的言論就是該策略的一部分。”
美聯儲的貿易加權廣義美元指數(Broad Trade-Weighted Dollar Index,TWDI),衡量美元對26個經濟體貨幣的表現,雙邊貿易規模作為權重。其中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貨幣占據了46%的比重。
而私人部門的大多美元指標,追蹤的是美元對全球最具流動性、使用最廣泛的一個貨幣籃子的表現。例如ICE的美元指數,被用作各種期貨和期權工具的基準,貨幣籃子中歐元占比58%,日元14%。它缺少來自新興市場的代表,而后者在美國的貿易流動中占有過半的比重。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美國經濟學家Ellen Zentner于8月17日發布報告稱,事實上,唯一對美國經濟和美聯儲政策至關重要的美元指數就是聯儲自己創立的廣義貿易加權美元指數。
大摩指出,TWDI和ICE美元指數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是衡量美元兌更加廣泛的貨幣的匯率加權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