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量化寬松政策的刺激,美國經濟漸漸顯現出較強的復蘇信號,各種指標也基本達到美聯儲加息條件,美聯儲也不斷向市場釋放加息預期。
經過多年量化寬松政策的刺激,美國經濟漸漸顯現出較強的復蘇信號,各種指標也基本達到美聯儲加息條件,美聯儲也不斷向市場釋放加息預期。此前,投資者擔心美國加息會對新興市場造成較大沖擊,大量資本會因美國加息而流入美國。以中國為例,投資者拋售人民幣買入美元,會導致人民幣出現貶值壓力,中國央行會拋售美元回收人民幣,從而導致基礎貨幣減少,流動性不足,中國利率將有較大的上升壓力。但是實際情況是,市場已經對美國加息預期提前做出反應,等靴子落地,市場早已對美國加息政策消化完畢。
11月18日公布的美聯儲10月會議紀要顯示,大多數美聯儲官員對12月加息持開放態度。美聯儲官員暗示在12月15日至16日召開的議息會議上,他們打算加息。雖然美國不止一次向市場透露加息意圖,但相比以往,此次加息的概率大大增加。美國就業市場已經顯著改善,勞動力市場基本恢復正常,每個月新增就業人數13萬,就足以吸收人口增加的部分,預計美國失業率在未來兩年將降至4%—5%的區間低位。美聯儲布拉德表示,各項指標基本達到美國加息條件。
美聯儲一再推遲加息導致美元不斷上升,這對美國經濟復蘇已經產生負面影響。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在11月12日的發言中稱,美元兌主要貿易伙伴貨幣的匯率自2014年7月以來已經上漲約15%,這是一個“大幅度但并非前所未有”的移動。
美元上漲對貿易的沖擊首先會體現在制造業上面。10月工業產出同比增幅下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這顯然是一個警告,在自1960年以來的8次衰退中都出現過。二季度實際GDP增幅只有1.5%,如果受貿易拖累GDP再下滑0.5%左右,那么將使美國靠近衰退的邊緣。強勢美元對美國是把雙刃劍,美國在享受資本流入的紅利的同時,也受到美元升值帶來的出口壓力,這種壓力將導致美國增快加息步伐。
美國加息后,美元或將到達階段性頂部,屆時資本流入美國步伐將逐步放緩。根據美聯儲副主席的講話,美國由于擔心美元進一步升值,可能采取加息措施,顯然美國加息將抑制美元升值。這也與實際相符,在美元加息之前,市場預期未來美國將要加息,資本流入美國導致美元升值,而真正等美國加息靴子落地,根據拋補利率平價理論,如果本國利率高于外國利率,本幣將在遠期貶值,顯然加息后,會導致美元產生貶值壓力。
目前人民幣對美元有較強的貶值壓力,11月20日,人民幣兌美元在詢價交易系統中收報6.3850元,較前一交易日跌10個基點,再次刷新階段低點。這是由于美聯儲加息預期日漸升溫,美元指數反彈推動人民幣匯價最終走弱。但等美元加息后,美元或將階段性見頂,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壓力將大大減輕,資本流出中國的壓力也將減緩。
另外,人民幣加入SDR幾成定局,人民幣加入SDR后將成為其他國家央行的外匯儲備,外匯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將增大,屆時將有資本流入中國,市場中基礎貨幣將增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債券市場收益率或出現下降。因此,美國加息對我國利率市場而言,利多甚于利空。
總之,最終決定我國利率走向的是我國的經濟基本面與貨幣政策,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的背景下,利率下跌周期難以改變,且最近央行講話指出,我國尚未面臨“零利率”約束,貨幣政策尚有調整空間。央行認為我國基準利率的下調,并未導致實體經濟融資利率出現相同幅度的下降,根本原因在于經濟下降周期導致傳導效果弱化,最終解決方法是我國貨幣政策調整的力度繼續加大。至于美國加息,根據分析,其對我國的利率影響利多甚于利空,我們認為美國加息后,我國利率進一步走低的概率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