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2月的日益臨近,時隔8個月,美元指數再度有望突破100整數大關,而美元指數12月期貨合約直破100。作為具有非凡意義的100整數關口,此次美元指數的表現牽動著市場絕大多數人的心。
隨著12月的日益臨近,時隔8個月,美元指數再度突破100整數大關,與此同時美元指數12月期貨合約也突破100點位。作為具有非凡意義的100整數關口,此次美元指數的表現牽動著市場絕大多數人的心。市場是否會再如此前一樣,逢百必現危機么?
貼現會議促美指上攻
北京時間11月23日晚間,美聯儲將舉行會議。會議公告顯示,此次會議議程為“美聯儲董事會決議進展和貼現利率”。
市場人士預期,美聯儲屆時可能上調目前為75個基點的貼現利率。因此23日上午,美元指數再度突破100整數關口至100.04。隨后沖高回落,目前報99.8591.
但布朗兄弟哈里曼(Brown Brothers Harriman)全球外匯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則認為,盡管美國正通往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道路上,但美聯儲可能最后還是謹慎操作,等首次提高基準利率,即聯邦基金利率后,再提高貼現利率。
Chandler認為,上調貼現利率就相當于放寬了美國利率走廊的寬度,這可以成為表達美聯儲確定12月加息的行為,但也會削弱美聯儲的威信,因為美聯儲根本沒必要向市場承諾12月加息。“所以美聯儲今天不會上調貼現率,不然會干擾市場,他們會在首次加息以后,才可能提高貼現率”。
而所謂貼現利率是指金融機構將所持有的已貼現票據向央行再貼現所采用的的利率,即美聯儲對商業銀行提供貸款的利率,一般為銀行的最后資金渠道,屬于美聯儲利率工具的上軌,除偶發、短期的緊急需要外,美聯儲一般不鼓勵銀行借款。該利率與隔夜聯邦基金利率之差為美聯儲一項主要的經濟調控工具,多年來一直鎖定在0~0.25%區間。
金融危機期間,美聯儲為鼓勵銀行放貸和提升流動性,將貼現利率由1%下調至0.5%。
而美聯儲公布的9月貼現利率會議紀要顯示,共計8家地區聯儲銀行要求上調貼現利率,由目前的0.75%上調至1%。
不過,隨著美元指數上攻100關口,大宗商品市場再受打擊。截至記者發稿,貴金屬、工業金屬以及原油皆大幅下挫,其中黃金價格下跌0.5%至1070.9美元/盎司;LME銅下跌2%至4462美元/噸,自2009年以來首次跌破4500美元整數關口大關;LME鎳下跌3.70%至8340美元/噸,創2003年以來歷史新低;ICE布油下跌1.12%至44.16美元/桶,NYMEX原油下跌1.96%至41.08美元/桶。
統計數據顯示,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元指數共計有兩段時間維持在100點以上,分別為1989年5月15日至1989年9月22日以及1997年7月30日至2003年4月15日期間,直接對應著日本金融危機以及亞洲金融風暴。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貶值的情況下,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將受到青睞,資金開始流入。此后,受益美國經濟基礎雄厚以及先一步的復蘇進程,美元開始升值,最終都將導致全球資本迅速回流至美國,這也就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明顯的資本出逃現象,從而引發金融危機。
如今,美聯儲加息已經瀕臨最后關頭,而加息預期背景下,新興市場資本出逃已經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并且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市場在美元指數的持續強勢下,一直呈現跌跌不休的局面。市場擔心一旦美元繼續如此強勢下去,會對脆弱的全球經濟再度造成打擊,并且也不利于美國自身經濟的復蘇。
“美聯儲最近在一些聲明中已經提到,他們擔心強勢美元的影響,”德國商業銀行駐法蘭克福高級外匯策略師Lutz Karpowitz說。“這意味著,一旦美元升值勢頭過強,美聯儲就會調整貨幣政策。加息周期可能比市場目前預期的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