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對汽車行業而言,是不平靜的一個月份,從法拉利上市到中國頒布車市新政的重大新聞此起彼伏。而對大眾來說更是幾番跌宕,人事地震尚未完結,巨額虧損首開先河,“尾氣門”卻又向汽油車和更多市場擴散。暗沉沉的基調中唯一一抹亮色來自于古老的東方,連跌多月的在華銷量終于復蘇回增。
10月對汽車行業而言,是不平靜的一個月份,從法拉利上市到中國頒布車市新政的重大新聞此起彼伏。而對大眾來說更是幾番跌宕,人事地震尚未完結,巨額虧損首開先河,“尾氣門”卻又向汽油車和更多市場擴散。暗沉沉的基調中唯一一抹亮色來自于古老的東方,連跌多月的在華銷量終于復蘇回增。
在中國,大眾號稱“神車”。然而隨著市場表現的滯澀,加上尾氣門的口碑拖累,神車也是“壓力山大”。大眾10月銷量回暖到底意味著什么?購置稅減半新政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中長期角度大眾在中國還能否如日中天?帶著這樣三個問題,蓋世汽車走訪了多位業內專家,力求給出更加明晰的答案。
回顧大眾10月在華市場表現
大眾汽車10月份在華銷量數據已經于本月中旬悉數出爐,蓋世汽車從批發銷量、大眾品牌零售銷量和大眾汽車集團零售銷量三個維度來概括上個月大眾在華銷量表現。
一、批發銷量
2015年10月份,一汽-大眾批發銷量總量為151,349輛,去年10月份銷量為146,459輛,同比增長3.3%。1至10月份,一汽-大眾累計批發銷量達到1,333,490輛,較之去年同期的1,495,429輛,同比下跌10.8%。雖然累計銷量尚未超過上年,但10月份已經止跌。上海大眾10月批發銷量為153,240輛,去年10月為140,008輛,同比增長9.5%;前10個月累計銷量1,463,000輛,較去年同期的1,488,540輛同比下跌1.7%。
兩家合資企業10月批發銷量之和為304,589輛,去年10月為286,467輛,同比增長6.3%%;前10個月累計銷量2,796,490輛,較去年同期的2,983,969輛同比下跌6.3%。
批發銷量由乘聯會和中汽協發布,是目前傳播最廣、可靠性最高的中國車市衡量刻度。不過批發銷量等同于出廠銷量,并不等于消費者真正的購車數量,因此在體現市場變化方面,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二、大眾品牌零售銷量
以大眾乘用車品牌(Volkswagen Passenger Cars brand)而言,10月份在中國市場交付銷量為233,500輛,對比2014年10月份的229,400輛,小幅提升1.8%。這顯然好于前幾個月份,1至10月累計銷量為2,147,500輛,去年同期2,295,800輛,同比下跌6.5%。
不過該品牌10月全球銷量呈現了下降趨勢,從143,800輛跌落1.1%至142,300輛;前10個月從1,403,700輛同比增長2.7%至1,441,100輛。主要是南美區域驟跌明顯。
大眾乘用車品牌是和集團同名的主力品牌,承載了大眾汽車集團近一半的銷量比重。但在利潤方面卻和規模并不成比例,利潤率偏低。交付銷量即零售銷量,能夠反映出消費終端的實際表現。
三、大眾汽車集團零售銷量
以大眾汽車集團而言,10月份在中國市場向消費者交付了312,200輛新車,對比2014年10月份的307,200輛,小幅提升1.6%。該增幅甚至低于大眾乘用車品牌,不過也同樣好于前幾個月。1至10月累計銷量為2,890,400輛,去年同期3,027,200輛,同比下跌4.5%,跌幅好于大眾乘用車品牌。
大眾集團10月全球銷量依然不及去年同期,從340,100輛跌落1.5%至335,000輛;前10個月從3,310,700輛同比增長3.0%至3,408,800輛。主要是南美區域驟跌明顯。
大眾汽車集團旗下擁有大眾、奧迪、斯柯達等12個品牌。除了大眾品牌之外,其他品牌的表現也囊括在集團銷量中。從企業本身角度而言,集團銷量更能體現整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