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安邦保險集團(下稱安邦)宣布收購美國信保人壽保險公司(下稱美國信保),若交易完成,意味著中國企業首次收購美國壽險公司。
11月10日,安邦保險集團(下稱安邦)宣布收購美國信保人壽保險公司(下稱美國信保),若交易完成,意味著中國企業首次收購美國壽險公司。
自去年10月以來,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比利時百年銀行德爾塔·勞埃德銀行、荷蘭VIVAT保險公司、韓國東洋人壽紛紛被收入安邦麾下,速度讓人驚異。一時間,安邦被稱為“門口的野蠻人”。
“野蠻人”安邦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早在三年多前,安邦保險便提出打造萬億航母的目標,而從實業出身的吳小暉 ,主張想做什么,就收購該行業內的好公司。”一位安邦前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除了國際化戰略,在國內安邦保險看好全牌照,很早便計劃打造類似于平安的綜合金控平臺。”上述人士補充指出,無論在一級市場購買地產,還是二級市場買入股票,吳小暉的風格更傾向于控股,而不是單純的財務投資。
不僅如此,安邦官方回應時代周報的采訪問題稱,2014年以來,安邦保險集團陸續通過國際并購,初步搭建了覆蓋歐洲、亞洲及北美的保險金融網絡。今后將繼續尋找包括金融、不動產在內的投資機會。
如今尚缺信托和期貨牌照的安邦保險,今年4月已經悄然入駐天津信托,在業界看來,安邦最終成為全牌照金控平臺只是時間問題。
為何收購美國信保?
安邦:看好年金市場,將成全美第六
11月10日,安邦保險集團對外宣布,以每股26.80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信保人壽保險公司,對于該筆收購的總金額,安邦保險并未披露。
若按照信保人壽5840萬的股本計算,安邦保險的收購需要支付約15.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百億元。
若此次收購完成,安邦保險將成為首個收購美國壽險公司的中國企業。事實上,隨著保險業新國十條等政策不斷給險資投資松綁,安邦、陽光 、平安等多家公司也紛紛展開海外投資,中民投、復星國際等也看好國際保險牌照。
據悉,安邦目前已經收到美國信保大股東HRG
Group的同意書,收購還需獲得美國監管機構和我國監管機構批準,這項并購交易最快有望在2016年二季度完成。
此次收購意欲何為?對于時代周報記者的問題,安邦回應指出,該交易為安邦保險進入美國壽險和固定年金產品市場提供了一個發展平臺,并將使安邦在固定年金產品市場份額上成為第六大保險公司。
據資料顯示,美國信保成立于1959年,擁有50個州的保險銷售牌照,主要為客戶提供年金和壽險服務,公司2014年的固定年金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美第六。
在業界看來,通過此次收購,安邦保險既可借鑒美國信保在壽險和年金保險方面的經驗,又可借此提升自身盈利能力,而且進軍年金市場再次把準了政策的脈搏。
今年1月,國務院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宣布養老金并軌,而且規定機關和事業單位要建立職業年金制度。
平安證券認為,機關事業單位推動職業年金發展,利好商業年金擴容;其次,養老金并軌完成后,下一階段拓寬養老金管理方法和投資渠道或將直接利好股市或者商業保險公司。
時代周報記者獲悉,保監會近日也向保險公司下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擬拓寬商業養老保險資金投資范圍。本月初公布“十三五”規劃中,也再次強調,要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
“當前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都將是養老金投資管理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國壽養老戰略與市場部總經理陳旭明分析認為,我國職業年金規模有望在2020年底突破1萬億元,與此同時,企業年金的累積效應進一步顯現,累計規模有望突破2萬億元。
靠什么成功出海?
安邦:管理“扁平、透明、高效、去中心化”
安邦保險此次將出海坐標插向北美,這已經是其一年多以來的第六筆海外并購,初步搭建了覆蓋歐洲、亞洲及北美三個洲的金融網絡,這一速度讓業界驚嘆。
在此次公開表述中,安邦稱在全球擁有超過3000萬客戶,而今年年初官網的公開資料顯示有2000萬客戶。客戶數量的擴增與其并購速度不無關系。
“吳小暉一慣主張想做什么,就收購一家行業內的好公司。”安邦保險前員工透露,“國際化金融集團也是吳小暉早期確立的目標。”
安邦保險方面也指出,公司目標是為企業客戶及個人客戶在全球范圍內提供相應的金融保險服務。
事實上,安邦保險國際化步伐從2014年正式邁開,2014年10月,安邦保險收購位于紐約曼哈頓的華爾道夫酒店,同年10月,安邦保險還收購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100%股權;2014年12月,安邦保險收購比利時百年銀行德爾塔·勞埃德銀行;今年2月,安邦保險再次出手收購荷蘭VIVAT保險公司100%股權,同期安邦保險還宣布收購韓國東洋人壽57%股權。
據初步統計,安邦保險上述交易耗資超400億元。今年9月,安邦保險集團副總裁姚大鋒公開指出,上述這些收購項目都已經完成了交割。安邦未來的全球化戰略會進一步加大全球網絡布局,繼續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
對于何為合適投資機會,安邦保險方面回應時代周報記者稱,安邦將根據既定的全球化戰略和保險資金的長期匹配策略,繼續尋找包括金融、不動產在內的投資機會。
該負責人補充指出,安邦的投資從三個維度考慮,即選擇成本和效益、綜合成本和效益、財務成本和效益,將篩選出回報率高的項目進行投資。
而安邦保險海外并購速度也讓一些大型國有保險集團望塵莫及,對此,北京一家保險資管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隨著歐美經濟復蘇,美元利率的上漲,另外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現在國內利率成下行趨勢,資金在國內進行投資,收益在下降,風險在加劇,保險資金海外配置的需求勢必加大。
“目前是海外投資最好的時機,并不是我們不想做,而是海外投資背后還需要很多的推動力。”上述人士直言,國有企業海外并購效率不高,在并購時容易遭到反對,而很多民營企業缺乏強有力的執行力以及全球化的視野。
那么安邦保險高速并購又是如何實現的?安邦保險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主要是因為將互聯網思維“扁平、透明、高效、去中心化”的思維模式導入在公司的經營管理中。公司長期實行大集團戰略小核算體系,決策采取委員會制,執行采取事業部制,每十個人一個事業部,事業部作為公司的合伙人,公司對其充分授權,從而保證了團隊的執行力。
憑什么百億撬動萬億?
三年前吳小暉就提出目標
偏好控股
從安邦保險的保費收入來看,安邦人壽2014年實現保費收入528.83億元,同比增長37倍。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安邦人壽規模保費616億元,同比增長近四成,安邦養老規模保費54億元,安邦財險原保費收入38.7億元。
盡管壽險增速很快,但安邦保險年總體保費規模仍是百億級別,但卻通過投資并購撬動萬億資產。
今年2月,安邦保險在收購荷蘭VIVAT保險公司時,首度披露其總資產規模達8000億元,業界普遍預計,安邦保險集團通過近幾筆海外并購完成,總資產早已輕松過萬億元。另據美國信保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上半年其總資產達252億美元,折合約1600億人民幣。
“其實早在三年多以前,吳小暉就在公司內部提出打造萬億航母的目標。通過并購、投資二級市場,這一目標在2014年底基本實現。”安邦保險一位前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時代周報記者還多次撥打吳小暉電話,卻處于呼叫轉移狀態。
“無論在一級市場購買地產,還是二級市場買入股票,吳總的風格更傾向于控股,而不是單純的財務投資。”該前員工進一步補充道,這與吳小暉出身于實業投資有關。安邦保險的并購思路早已顯現,最早是在2011年11月,安邦保險斥資56億元,收購了總資產超過1600億元的成都農商行35%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安邦保險通過此次實現財務并表,也讓其總資產從百億向千億級別跨越,也被業界稱之為“蛇吞象”。據最新統計數據,成都農商行2014年底總資產居于所有城商行之首,達6341億元。
安邦保險海外投資項目基本實現100%控股,其中韓國東洋人壽占57%股權。安邦保險近兩年在二級市場的投資表現,再度印證了吳小暉傾向控股投資風格。去年以來,安邦保險多次增持招行、工行、民生、金地集團 、金融街 、華業地產、吉林敖東 、萬科A等多家上市公司,安邦保險通過十幾次持續增資成為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還曾爭奪金地、招行的控股權,并于今年7月底進駐招商銀行董事會。
還要做什么?
全牌照只差期貨信托
2004年起家于寧波的安邦財險,2006年獲準將總部遷往北京,在距離天安門不遠的建國門外大街,安邦保險黑色的辦公大樓十分低調,但去年以來在投資領域一系列“掃貨”行為,使其曝光度驟然上升;2014年,其注冊資本金一躍至619億元,居于行業首位。
縱觀安邦保險,旗下擁有財產險公司、壽險公司、和諧健康險 、養老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保險經紀、保險銷售、邦銀金融租賃、銀行等多家子公司,分為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板塊。
去年4月,安邦保險以近17億元價格收購世紀證券91.65%股權,去年旗下養老保險公司獲得準生證,保險牌照全部收齊。今年1月,安邦保險再獲基金牌照,通過安邦人壽出資5億元成立安邦基金。
截至目前,安邦保險距離全牌照只差期貨與信托,此前市場有消息稱,安邦保險與天津信托接洽多時,時代周報記者查詢企業工商注冊信息發現,天津信托的股東中包括安邦人壽以及安邦保險集團,分別出資6635萬元、2312萬元,合計占比為5.26%。
在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人士看來,盡管目前持股比例還比較小,但按照安邦保險的風格,未來拿下信托牌照以及全牌照只是時間的問題,分階段進行是一種常見策略。
“除了國際化戰略,在國內安邦保險看好全牌照,則要打造類似于平安的綜合金控平臺。”上述安邦保險前員工介紹,在安邦內部,這兩個目標都十分明確。
早在2009年,安邦保險便與中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收購了瑞福德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并更名為和諧健康,其中安邦保險持股99%。
2010年6月,籌備多年的安邦人壽宣告成立;2011年5月,安邦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安邦的投資事宜。同年11月成為成都農商行第一大股東。
同在2011年,安邦保險集團宣告成立,安邦保險由此邁向了集團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