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華人消費能力令美國社會刮目相看,但由于大量代購人員趁打折囤積商品以便運到中國牟利,導致不少美國商家對部份華人客戶的訂單直接砍單。更有無辜華人被傷及,有苦難言。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華人消費能力令美國社會刮目相看,但由于大量代購人員趁打折囤積商品以便運到中國牟利,導致不少美國商家對部份華人客戶的訂單直接砍單。更有無辜華人被傷及,有苦難言。
圣蓋博張先生22日在某品牌化妝品官網購買兩瓶化妝品。按照商家的促銷計劃,他選了四樣贈品。但僅過了兩個小時,他就收到了電郵,稱無法完成他的訂單,但沒有任何解釋,只給了他商家的聯系電話。張先生打電話詢問,工作人員詢問他是否使用的是國外的信用卡結賬,張先生否定后,工作人員也說不出來理由,只好告訴他主管會給他回電話。
張先生認為,可能是他被當成了代購客人員,從而遭砍單。他說,其實商品本身并沒有打折,只是送了幾個樣品而已,作為華人,僅因為這樣就遭砍單,實在過分。商品并未售完,他從來沒有在該官網買過東西,沒有任何大量購買或退貨的記錄。
蒙市的呂小姐說,幾天前某百貨公司推銷某化妝品搭配送小瓶眼霜,很多朋友都下了單。但產品寄來后,卻沒有贈品。朋友們打電話詢問,商家說一小時之內贈品就送完了,但官網卻沒有將信息撤下,所以造成誤會。但朋友們都說,可能是因為他們的中國拼寫的名字,導致他們拿不到贈品。
做代購的王小姐說,很多華人大量代購,引起了商家的注意。去年曾經發生某知名化妝品店官網全場八折促銷,但后來大量華人的訂單被砍。該網站直接將大量用中國的電郵地址注冊的賬號銷號或砍掉訂單。部份在美華人因為使用QQ、163等中國運營商的電郵地址注冊,導致訂單被砍,傷及無辜。圣蓋博的黃太太也表示,月初網購某化妝品,她用Gmail注冊的賬戶就享受了折扣并且收到了商品,而使用126電郵注冊的賬號則被砍單。
王小姐表示,還有個別華人貪圖小便宜,大量購買有贈品的商品,等收到商品后,將贈品留下,商品退回。雖然每個贈品的量很少,但仍然可以在中國的網絡銷售賺錢,所以美國商家很頭疼,只要看到一些可疑的訂單,就會立刻砍單。很多無辜的華人也遭砍單。但通常都是商家有活動解釋權,華人即使打電話也會被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