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需求放緩和美元走強的雙重夾擊下,有色金屬價格全面崩塌,未來面臨進一步下跌風險。
周一(11月23日),在中國需求放緩和美元走強的雙重夾擊下,有色金屬價格全面崩塌,未來面臨進一步下跌風險。
BruinHill Partners的創始人兼總裁格爾卡(Michael Gurka)稱,周一歐元、英鎊下滑,美元指數沖高對于有色金屬形成壓力,同時也波及了其他的大宗商品。
美元指數的走強對于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都會形成利空,美元創出新高,有色金屬跌至各自多年低點,黃金白銀也出現了持續下滑。
11月23日表示,由于本周交易日少了一天(周五恰逢美國感恩節休市),大多數的大宗商品都缺乏流動性,出現反彈的可能性不大,特別是銅和白銀。市場情緒極度悲觀,許多品種的價格都跌至了多年低點。
對中國經濟放緩導致需求疲軟的擔憂加劇,今年的大多數時間里,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在下跌,機構也不斷下調價格預期。
復興資本(Renaissance Capital)周一再次下調了2016年度的商品期貨價格預期,鋁價格下調至1600美元/噸,但仍高于目前1435美元左右的水平。
周一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稱準備通過與其他產油國合作,平衡原油市場,這一消息小幅提振了國際油價。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全球宏觀策略師Kit Juckes周一在一份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原油以外的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風險更大。外匯市場上仍將是美元走強,而所有的商品貨幣將面臨下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