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南寧市委宣傳部策劃制作、央視導演團隊歷時一年拍攝完成的六集專題紀錄片《水問邕江》近日開播。這是南寧市首次以紀錄片的形式,較全面地對南寧的歷史、文化、地理、習俗進行記述,用影像刻畫由邕江鏈接而成的南寧不同側面的城市形象,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濃郁的人文情懷。
據介紹,該片分為《回望邕州》《邕城水韻》《酸嘢味道》《一方水土》《邕容文華》《鳳凰騰飛》等六集,闡釋了南寧與邕江的命運與共、緊密相連,展示了邕江孕育下的美麗南寧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遺址、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地方特色的民俗和建筑以及許多南寧本地人都未知的人文故事。
目前,中央電視臺海外頻道正將其翻譯成法語、俄語、英語等,擬在海外播出;2015年11月2日—7日在南寧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首播;2015年11月23日—28日在廣西電視臺新聞頻道每晚23:05播出。
第一集《回望邕州》從歷史、地理的角度,講述了邕江的起源以及它千百年里孕育出的南寧千回百轉、跌宕起伏、包融萬千的歷史回眸。從貝丘遺址、頂螄山文化,到銅鼓陂水利工程、大石鏟和那文化,邕江創造了難以想象的古老文明,它蘊藏著南寧從遠古走向未來的成長記憶。
第二集《邕城水韻》講述一條江與一座城的興起、延伸和變遷的故事和南寧千百年來,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這里的每一座古鎮,每一條街巷就像邕江水編織出的一張網,在綿延不息的邕江岸邊,打撈出了一個個多情的世界。朝陽步行街、中山路、邕江黃氏大宅、石巷口董達庭故居、揚美古鎮……漫步坊巷之間,讓每一個走進南寧的人,在歷史變遷與現代生活中感受南國明珠與眾不同的時代風采。
第三集《酸嘢味道》給觀眾展現的是“舌尖上的南寧”。酸爽的老友粉、檸檬鴨,鮮美的橫縣魚生、馬山黑山羊,“古早味”水街生榨米粉,冒著熱氣的粽子,老奶奶手工搓的粉蟲,南寧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涼茶,還有中山路上讓大江南北饕客大快朵頤的各色美食,這些地道、傳統、獨特的南寧美食,都是來自母親河邕江的饋贈,邕江孕育出的豐富物產為南寧人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美妙食材。
第四集《一方水土》為觀眾呈現的是邕江孕育出的物產豐富、人杰地靈的美麗南寧。透過南寧百姓家喻戶曉的身邊故事,以外來人的視角探秘南寧,把南寧近年來興起的文物淘寶熱,紀念毛主席冬泳邕江而建的“冬泳亭”,南寧“平話人”的尋根溯源和賓陽炮龍節的起源,壯族傳承上百年的劇種師公戲和壯族敘事長詩《百鳥衣》,以及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壯劇和邕劇生動自然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第五集《邕容文華》為觀眾講述的是韻味悠長的“邕城軼事”。曾讓旅行家徐霞客流連忘返的上林三里洋渡,為紀念平定交趾之亂的伏波將軍而建的橫縣伏波廟,由明代哲學家王陽明創辦并在此開道講學的敷文書院,因明代監察御史董傳策而得名的青秀山董泉,為紀念在南寧出生的鄧穎超同志而在其故居建立的鄧穎超博物館,著名作家陸地、國歌作者田漢 、詩人艾青等名人曾經居住生活過的麻子畬,邕江孕育的古老文明,因為這些名人的到來,而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和人文情懷。
第六集《鳳凰騰飛》展現的是“鳳凰涅槃”的南寧。紀錄片以全新的視角,展現了邁向新時代的新南寧,依托地緣優勢,成為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高鐵南寧東站和吳圩國際機場新航站樓的落成,城市地鐵網絡的鋪設,五象新區的建設,第四十五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的成功舉辦,向世人展示了邕江孕育出的古老、現代、多彩的南國明珠,正以跨時代的發展速度,創造著社會文化生活和城市經濟騰飛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