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宗商品迎來“黑色星期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白糖期貨價格卻逆市走強,昨日鄭州期貨交易所白糖主力合約單日大幅度上漲了2.73%,這與普跌的其他期貨品種形成了對比,今日再度延續強勢,主力合約1601領漲各品種,收盤漲幅達1.8%。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受助于國內減產超預期、國際上巴西供應憂慮、及與糖價負相關玉米價格上揚的等利好消息影響,引發了資金的一輪炒作。
(鄭商所白糖期貨合約日內表現一覽)
昨日大宗商品可謂是“哀鴻遍野”領頭羊黃金、白銀、原油均迎來或接近多年來低點,LME六種工業金屬價格創下08年以來的最糟糕的年度表現,國內市場金屬也領跌各大商品,滬鎳各合約大部分跌停,滬銅各合約下跌均超3%。
但是白糖1601主力合約卻逆市上揚2.73%,實際上觀察白糖1601主力合約,在10月份觸及年內第二高點5798后,此后深度調整于11月20日終結,本周價格強勢反彈上揚3.34%,較去年12月底的低點震蕩反彈了14.5%。
利好一:國內減產超預期
白糖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內的減產超預期。由于3月至今國內各大甘蔗種植企業(主要在海南、廣東、廣西)嚴格執行了3月全國糖業大會的“限產保價、行業自律”協議,且南方多地區遭遇了極端天氣的影響導致甘蔗產量急劇下跌。
事實上,本年度榨季開始之后,由于產量和榨糖率的影響,今年國內白糖價格供需缺口有擴大的趨勢,進口糖大幅增加的同時,也有企業利用國際糖價低迷期進口大量原糖,存放在保稅港口,等待下一年度的進口配額下放后報關。因此,白糖市場短期內預計價格上漲。
知名分析機構Gteen Pool的分析師11月20日表示,中國新榨季糖產量減少,而消費量預計將增加,這使得市場預期中國糖市供應將出現600萬噸的缺口。
利好二:最大產糖國巴西供應收緊
國際市場方面,市場對巴西主要種植區降水導致含糖量偏低的擔憂加重,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糖生產國和出口國。
中糖協11月11日公布的簡報顯示,10月份紐約原糖期貨第二個月大幅反彈,另外巴西甘蔗行業協會(Unica)雙周生產進度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0月16日,巴西中南部產糖2535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7.7%。業內普遍預計新一榨季糖供應或偏緊。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駐紐約大宗商品部門主管Michael McDougall稱,國際原糖價格反彈是對今年巴西作物含糖量偏低作出的反應。蔗糖行業組織(Unica)報告顯示含糖量不佳,尤其是圣保羅州,同時11月開局亦不佳,11月第一周的壓榨量很糟。加工廠的壓榨進度可能越來越落后。
利好三:玉米價格上漲支撐與之負相關的糖價
此前受到玉米豐厚帶來淀粉糖產能釋放的沖擊,白糖價格在8-10月猛漲之后大幅下跌。對于本周上漲,分析師們認為一方面可能是超跌之后的補漲;另一方面是玉米價格出現回漲,尤其是在過去兩周內,東北臨儲啟動和華北玉米價格恢復性上漲,構成了與白糖價格的負相關關系,支持了本周白糖價格大漲。
但對于后市,分析師們仍表示謹慎。主要考慮仍是玉米價格能否恢復到2000元/噸的臨儲價格之上,以及正在密集研究有關玉米消化的政策因素。不過分析師普遍認為,國產白糖產量在明年或可能繼續下降。
前景:看日內專業機構怎么說?
萬達期貨日內研報表示,“昨日在軟商品市場疲軟,外盤開市后,大部分商品走弱,ICE原糖擔擾中國明年進口政策從嚴,需求下降,影響糖指數下調。盤中交易商關注巴西中南部降雨可能令收成比預期減少,原糖走勢逆市上揚,3月合約收盤于15.44美分/磅,漲0.14美分/磅。國內10月進口原糖少于市場預估數,加上新榨季糖廠開工率低,糖料糖分偏低,影響出糖率,后期將有可能導致糖廠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看多情緒高漲。鄭糖指數在連續3日交易收陽,國內白糖走出震蕩行情,但須關注在所有商品疲軟下,把握入場點,避免受行情回調影響。”
東吳期貨日內研報指出,“國際原糖連續上漲,因市場擔憂巴西降雨影響其產量。昨天夜盤鄭糖繼續強勢上漲,昨天白天現貨價格上調,柳州現貨報價5280,新糖5420,成交狀況一般偏好,持續關注成交變化,是因貿易商買漲不買跌,還是需求好轉的時機已經到來。短期內國內糖市仍然震蕩偏強。”